【大紀元10月1日訊】備受爭議的三峽大壩10月中旬將蓄水到156米蓄水,長江水利委員會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鄭守仁昨天坦承,即將完成一百五十六公尺蓄水並發揮防洪、發電、航運等綜合效益的三峽工程,開始面臨全面考驗。
據新華網報導,世界最大水利工程──三峽工程156米蓄水的工作目前正在穩步進行。截至30日8時,蓄水10天來,水位已從135.5米上升至141.61米,累計蓄水28億立方米,預計到10月中旬,將蓄水至156米。鄭守仁說:“屆時,三峽工程開始面臨全面的考驗。”
鄭守仁說:“水庫流速會降低,對污水的稀釋能力也會降低,如果對庫區水環境問題不加以重視,將會對三峽工程綜合效益的發揮造成不利影響。”
鄭守仁指出,三峽水庫面積大,庫岸線長,人口密集,水質變化會對沿岸居民生活帶來影響。
鄭守仁說:“如果處理不好排放污染物,這些密集的城鎮居民點及工礦企業都可能對三峽水庫水環境和水質造成不利影響。”
據報導,三峽庫區還是滑坡泥石流地質災害、崩岸等的頻發地區,加上現在很多城鎮居民點、大企業、道路橋樑等大量公用建築都在水庫周邊修建,所有出現開挖的高切邊坡都面臨著地質災害防治的問題。
國土資源部統計表明,三峽庫區裡有40億立方米的崩滑體,潛在危險人口達30多萬人。
漂在水面上的危險
在三峽面臨多重安全問題的同時,三峽庫區及上遊的長江幹支流還遭遇漂浮物這一難題。只要有地表徑流,就會有漂浮物,水庫大壩在攔蓄江水的同時,也會截住上遊漂移而來的垃圾。但專家稱三峽庫區的漂浮物很難打撈,一則因為水域面積大;二是江水流動,不好打撈;三是生活垃圾層出不窮。
三峽水庫屬河道型水庫,上遊區間產生的漂浮物順水而下,其量逐漸增加,以至形成漂浮物積聚。據統計,長江上遊近年來每年下泄的漂浮物在10-20萬立方米,其中大多數產生於汛期。
中國長江三峽工程開發總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目前他們每年要耗資上千萬元,清理上遊河段不斷漂移而來的固體垃圾,以保証工程安全運行。
三峽水文局負責三峽庫區清漂監測工作的負責人張偉革說,連日來,重慶市的豐都縣,在漂浮物特別多的時候,還發動社會船員打撈漂浮物,然後“論斤”收購,激發了大量船只參與清漂,把江面清理得幹幹淨淨;不過一天就要耗資好幾萬元。@(//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