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5日訊】據羊城晚報報導,廣東省統計局對湛江、汕頭、梅州、珠海四市展開的調查顯示,只有6%的受訪者認為醫療消費沒給家庭帶來經濟負擔。而廣東省由於經濟原因未住院的患者,城市達56%,農村達75%。但是廣東一些地方甚至有“醫院反哺政府”,政府財政不但不投入,還從人民醫院提取500萬元給公務員發工資。
衛生部公布的第三次全國衛生服務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約有48%的居民有病不就醫,29%應住院而不住院。衛生部部長高強在分析“看病難、看病貴”時,其中一條就是“在中國目前的衛生總費用中,大約有60%靠居民自費,25%靠集體負擔,政府投入僅佔15%”。而在經濟相對發達的廣東省醫療衛生同樣存在這些問題。
廣東省統計局去年對湛江、汕頭、梅州、珠海等四市展開的調查顯示,近半數市民認為目前看病難,收費貴是造成看病難的最主要原因。九成市民覺得看病收費 不合理,其中覺得藥品太貴的佔67%;認為檢查太多的佔19%,認為亂收費的佔11%。43%的受訪者認為醫療消費給家庭帶來的經濟負擔很沉重,51%認 為帶來一點經濟負擔,只有6%認為沒有帶來經濟負擔。
廣東省衛生廳副廳長、中山大學嶺南學院客座教授廖新波表示,全省衛生服務調查結果顯示,城市54%、農村71%的人口無任何醫療保障。廣東城市42%、農村38%的群眾患病後未到醫療機構就診,且城市高於農村。城鄉患者由於經濟原因而未住院的比例均高於全國平均水平(在廣東,城市為56%,農村為75%)。
針對現在醫院一切向錢看,過於強調經濟利益,廖新波認為這是政策引導的結果。在醫改中,政府以提高醫療機構效率為主要目標,商業化和市場化趨勢非常明顯。上世紀80年代,政府對醫療衛生領域的定位 是“給政策不給錢”、“醫院建設靠國家,吃飯靠自己”。政府的意圖很明顯,就是將醫院甩給市場,政府逐年減少投入,醫院的生存和發展是醫院自己的事,無形中引導醫院去尋找自我補償辦法和竅門。
此外,在廣東一些地方,“醫院反哺政府”現象嚴重。某些地區的地方財政不但不能顧及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還從醫院的積累中提取資金做非醫療衛生經費:某經濟欠發達地級市,政府財政不但不投 入,還從人民醫院提取500萬元給政府公務員發工資;某經濟發達市,從一家大醫院提取1000萬元用來發展經濟……
據了解,世界衛生組織對全球191個國家的醫療服務公平性評估中,中國列188位,全球倒數第四。2003年中國衛生總費用中政府投入僅佔17%,企業、社會單位負擔佔27%,個人支付的高達56%。在歐洲發達國家,政府負擔80%-90%衛生總費用,美國政府負擔45%,泰國政府負擔56%。@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