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波:自由國家在二十世紀的四大失誤(之二)

——自由英法向極權德意的無原則妥協

劉劉曉

人氣 10
標籤:

【大紀元1月3日訊】從1920-1930年代,首先是俄國變成共產極權國家,接著是東西方的兩個大國——德國和日本——走上法西斯極權與民族主義擴張之路,最後是西方自由國家的綏靖政策對共產極權和法西斯極權的縱容,使獨裁製度在世界範圍內有了第一次大復辟。二戰的發生就是狂熱的獨裁民族主義綁架民主的災難。

從1871年-1914年期間,統一了的德國迎來了蒸蒸日上的經濟繁榮,以至於帝國野心迅速膨脹,發動了第一次世界大戰。但德國的失敗,使之在1918年—1925年陷於一蹶不振的狀況,不僅是戰敗後被戰勝國搾取賠款的恥辱,而且是割讓領土的喪權:西邊一些領土割讓給法國,北邊一些領土割讓給丹麥,東邊的更多領土割讓波蘭。到1929年世界性經濟危機時期,德國經濟似乎陷於崩潰的境地。

這就是希特勒及其納粹崛起的背景。

眾所周知,法西斯運動發源於1920年代的意大利,但法西斯的極端化卻由納粹德國來完成。希特勒通過極端的種族煽動贏得了選舉,德國的半吊子民主也由此被葬送。希特勒上台以後,在政治上,通過鎮壓國內反對派而清除掉所有政治對手,希特勒變成大權獨攬的極權者;在經濟上,德國經濟大幅度回升,甚至出現了第二次振興的繁榮局面;在文化上,日耳曼民族優越論大行其道,德國精神逐步納粹化。這樣,絕對極權和實力上升的合力,為極端民族主義的擴張政策準備了最好的條件,希特勒也就有了充分的資本。他以洗雪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失敗之恥為號召,動員起整個德國的全部力量和精神癲狂,把德國逐步引向種族迫害和戰爭之路。

在日本,1912-1916年有所謂「大正民主化」時期,但民族主義勢力壓倒了民主主義,軍人代替文官主導國家事務,使民主化進程被軍人專權所葬送。日本人為擴張生存空間而發動侵略戰爭,也被畸形的民族優越感罩上了一層神聖的光環,軍國主義理論甚囂塵上,日本人自以為肩負起拯救亞洲、領導所有黃種人向白種人爭獨立爭尊嚴的神聖使命,沈浸在自我陶醉的傲慢之中,甚至也不把歐美列強在亞洲的勢力放在眼裡,聲言要建立一個北起西伯利亞南到大洋洲的大帝國。

截至1938年,世界上自由陣營和極權陣營的實力對比發生了巨大變化,從1929年到1938年,西方三個自由國家美國、英國和法國的製造業能力從1929年的59%下降到1938年42%,四大極權國家蘇聯、德國、意大利和日本卻從22%飆到38%,已經接近勢均力敵的狀態。同時,到1938年,德國的軍備開支居然高出英法兩國一倍以上。

(一)成全希特勒獨霸歐洲的野心

1938年3月,德國吞並了奧地利。此舉既是德國長期以來的民族主義目標,也重塑了德國一戰失敗後的戰略地位,極大地提升德國的軍事力量和國家威望。希特勒發動全面侵略戰爭的野心已經昭然若揭。然而,當時的世界各大國無法團結起來阻止希特勒發動戰爭。遠在大洋另一邊的美國,國內民意被「孤立主義」所主導,不願意參與歐洲內部的紛爭。在拿破侖戰爭中崛起為歐洲大國的俄羅斯,曾一度是維持歐洲均勢的集體安全的不可或缺的力量,但1917年十月革命使布爾什維克掌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前,以列寧為首的布爾什維克政權就與德國握手言和,退出對德作戰。此後的共產蘇聯迅速共產主義化,也就必然疏遠西方,到斯大林掌握絕對權力之後,俄國不再是維護歐洲戰略平衡的力量,而變成了資本主義西方之敵,斯大林最願意看到的就是西方國家的內鬥,西方的內鬥越激烈,蘇聯越能從中漁利。

於是,能夠遏制希特勒發動戰爭的唯一希望只剩下另外兩個歐洲大國英國和法國。因為,英、法兩國既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勝國,也是不同於法西斯獨裁的自由國家,無論就地緣政治而言,還是就制度競爭而言,英法兩國都應該擔負起維護歐洲集體安全的主要責任。

遺憾的是,當時英國首相張伯倫和法國總理達拉第都是鼠目寸光的政客,兩人對希特勒和墨索里尼的法西斯主義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只想以妥協換取自身的安全。兩位政客以為,只要部分地滿足希特勒對東歐小國的貪婪,就可以防止德國把戰火燒到英法頭上。所以,在很大程度上,歐洲自由國家對法西斯極權國家的妥協,構成二戰爆發的重要原因之一。

其實,當時的國際社會還是有機會遏制希特勒發動戰爭的。在歐洲,英國政府內的對德政策上有重大分歧,外交大臣艾登主張強硬,他看出希特勒的野心是統治世界,絕非有限的妥協所能滿足;而首相張伯倫奉行綏靖,他相信希特勒只抱有極為有限的要求,可以通過和平協商予以滿足。如果張伯倫能夠聽取艾登等具有外交閱歷和遠見的政治家的意見,而不是自以為是地作出與德國和解的「超級決斷」,英國的災難性對德政策就可能避免。同時,在慕尼黑會議之前,法國與捷克等東歐國家結成了遏制德國的戰略同盟,如果法國能夠堅守這一同盟,加上英、美對德國施加壓力,希特勒未必就敢對整個歐洲全面開展。

在國際上,儘管美國國內的民意傾向於「孤立主義」,但當時的美國總統羅斯福卻是具有遠見的政治家,他一直在暗中介入歐洲事務。早在1938年1月12日,羅斯福想邀請一些國家的代表來華盛頓共同探討如何應對國際局勢的惡化,為此,他發電報給倫敦徵詢意見。羅斯福在電報中暗示,如果英國支持他的計劃,他就將向法、德、意諸大國提出同樣的建議。當時,英國外交大臣艾登正在法國訪問,張伯倫在沒有與外交大臣商量的情況下,就回電羅斯福建議推遲這一行動。張伯倫害怕羅斯福的行動會讓英國與德、意達成一項協議的所有努力付之東流。顯然,張伯倫的所謂協議就是後來的慕尼黑協議。

1938年9月29日,歐洲四大國領袖,英國張伯倫、法國達拉蒂、德國希特勒、意大利墨索裡尼,在德國納粹黨發源地慕尼黑舉行峰會,簽訂了出賣歐洲民主小國捷克給納粹德國的《慕尼黑協議》。它推翻了一戰後的「凡爾賽解決方案」,使德國變成無可爭辯的東歐主宰者。根據該協議,捷克的三分之一以上領土(蘇台德地區)劃歸了納粹德國,而捷克政府代表竟因希特勒的反對而被拒絕進入會場,只能呆在會議廳附近的一個房間裡,直至午夜後才被告知這一出賣捷克的決定,而且是「捷克政府無權做任何變更的最後決定」。

意味深長的是,出席慕尼黑會議的歐洲四大國的實力對比恰好旗鼓相當,兩個自由大國與兩個極權大國,「慕尼黑協議」正是自由大國向極權大國作出無原則妥協的產物。特別是法國曾經與捷克具有同盟關係,但在希特勒的威懾下,法——捷同盟形同虛設。這就等於四個歐洲大國合謀出賣了民主捷克。而被出賣的民主捷克卻毫無發言權,只能在會場外等待即將到來的喪權辱國的命運。

當張伯倫從慕尼黑返回倫敦大肆吹噓他為英國和歐洲「帶回了我們時代的和平」之時,敏銳的丘吉爾卻識破了希特勒的陰謀,他在1938年10月5日議會發言中指出:「慕尼黑協議不會如張伯倫所說減少歐洲緊張局勢,現在所有東歐國家都將盡其所能與納粹德國妥協。英國民主與納粹強權之間不可能存在友誼,納粹德國宣揚野蠻的種族觀,從迫害中獲得力量與樂趣,以殘酷的暴力相威脅,這樣的國家絕不可能成為民主制國家的朋友。」

丘吉爾基於自由與極權之間的制度差別所下的判斷,顯然是具有洞察力的真知灼見。

由於慕尼黑協議的簽訂,1939年3月15日,德軍在毫無抵抗的情況下開進捷克首都布拉格。隨即德國政府發表公報稱:「元首在帝國外長裡賓特洛夫陪同下,應捷克的要求會見了捷克總統和外交部長,他們滿懷信心地將捷克人民和國家的命運交付給德意志帝國元首。」在德國的「保護」下,捷克失去主權,民主制度被顛覆,武裝被解除,大學被關閉,所有本國的文化遭到壓制,無數人捷克人被捕入獄,更多的人被強制送往德國做勞工。

可以說,作為自由國家的英法兩國對極權者兼戰爭狂希特勒的妥協,是極為自私、卑鄙和近視的國家行為。但惡有惡報,出賣必遭報復,曾經與捷克具有同盟關係的法國沒有想到,當德國輕易地征服了東歐之後,轉向西歐的第一目標就大舉入侵法國,而捷克自然變成了希特勒的幫兇。正如羅貝爾。庫隆德在1938年12月所言:「由於命運的不可思議的顛倒,為了遏制德國的擴張所建立的堡壘捷克斯洛伐克,今天卻成了德國用以突破東方大門的撞錘。」(轉引自《第二次世界大戰史大全(1)》,「英」阿諾德。托因比主編,上海譯文出版社1995年版P464)。

(二)成全斯大林侵吞東歐領土的野心

英法的綏靖,不僅給希特勒提供了不戰而勝的絕好機會,也給另一極權者斯大林提供了加入瓜分小國陰謀的機會。二戰全面開始前,大國合謀瓜分小國的另一項交易,發生在兩個極權國家之間——納粹德國與共產蘇聯。可以說,在德國於1941年6月22日入侵蘇聯之前,斯大林一直是希特勒的幫兇和同謀,在對其他國家領土的野心和貪婪上,斯大林和希特勒並沒有什麼不同,兩個極權者對世界霸權懷有同樣的飢渴。

1939年8月23日,兩大暴君簽署了瓜分波蘭和波羅的海國家的《莫洛托夫——裡賓特洛夫條約》,有效期十年。該條約的「序言」居然聲稱:「基於加強和平事業的願望,兩國同意不使用武力或其它侵略行為進攻對方,兩國同意通過友好協商調停事端。」條約的解釋性條款規定:「一旦德國入侵波蘭,蘇聯將佔據在地圖上劃定的邊界線以東地區。」而在劃定邊界時,斯大林要求把奧地利的切爾諾夫策給蘇聯,理由是:「烏克蘭人要求這麼做,那一帶住的是烏克蘭人」,「烏克蘭人應該集中在一起居住!」最後得到了希特勒的同意。晚年莫洛托夫回憶道:「從來不曾屬於俄國的切爾諾夫策,就這樣劃歸我們了,現在仍在我們的管轄之下。」(見:《同莫洛托夫的140次談話》,「蘇」費。丘耶夫著,,新華出版社1992年10月版P19)

1939年9月1日,德軍從西面對波蘭發動閃電戰,第二次世界大戰正式開始;9月17日。蘇軍從東面長驅直入進攻波蘭;兩天後,蘇聯人與德國人會師在波蘭。德國佔領波蘭的土地27000平方哩,所轄人口2200萬;蘇聯佔領區的人口約1300萬,面積77000平方哩。就這樣,歐洲最大國家之一的波蘭被德國和蘇聯東西夾擊,被法西斯德國和共產蘇聯瓜分了。

同時,蘇聯向芬蘭提出了割讓卡累利阿地區的領土要求,被芬蘭拒絕。於是,蘇聯公然在1939年11月向芬蘭發動進攻。鑒於蘇聯的侵略行徑,國際聯盟開除了蘇聯。儘管,在芬蘭軍民的頑強抵抗下,蘇聯的領土要求沒能全部得逞,但最後還是割出佩薩莫和維堡港口等地區。

1940年6月14日,巴黎陷落的那天,蘇聯向立陶宛下了最後通牒;1940年6月18日,法國遭到全面失敗,蘇聯外長莫洛托夫邀請德國駐莫斯科大使舒倫堡來到他的辦公室,為德國占領法國而舉起香檳酒,他說:「代表蘇聯政府對德國武裝力量的偉大成就表示最熱烈的祝賀」。

但是,兩個簽訂友好條約的極權者卻在心裡打著對方的算盤。希特勒一開始西線戰事,斯大林就馬上在蘇德邊境部署了大量軍隊,人數和裝備都遠遠超過希特勒用於進攻蘇聯的軍事力量。斯大林在等待希特勒在西線陷入法、英泥潭,最好是雙方打得不可開交、相持不下、兩敗俱傷。這樣的話,蘇聯就可以藉機在東線大舉進軍,把希特勒的勢力一舉趕出東歐,如果可能的話,甚至要直搗德國本土。但希特勒對法國的閃電勝利,讓斯大林推遲了向德國不宣而戰的計劃,又把希望寄托在英國對希特勒的抵抗上。

斯大林之所以對希特勒入侵蘇聯沒有心理準備,源於他的判斷失誤。據斯大林判斷,德國不可能兩線作戰,只要拿不下英國,希特勒就沒有能力分兵進攻蘇聯。然而,斯大林萬萬沒想到,希特勒是個不按常理出牌的狂人,在沒有拿下英國的情況下,突然以同樣的閃電戰向蘇聯發起大規模進攻,於是,斯大林和希特勒的表面蜜月到1941年6月宣告結束,讓斯大林想從「資產階級國家之間的狗咬狗戰爭」中漁利的希望化為泡影,他的幸災樂禍被手足無措所代替,蘇聯這才被迫變成反法西斯戰爭同盟國的一員!(參見《二戰秘密檔案》,「俄」鮑裡斯。瓦季莫維奇。索科洛夫著,張鳳、賈梁豫譯,網銘玉審譯;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5年版)

同時,在蘇德戰爭爆發前,斯大林又與另一個戰爭狂——日本軍國主義者——相勾結,以出賣中國的利益來換取蘇聯的安全。由於俄國與日本為爭奪在中國的利益,曾於20世紀初的交惡,慘烈的旅順口之戰以俄國失敗而告終,日本勢力從此介入中國的膠東半島及東北。1931年緊鄰蘇聯的中國東北淪為日本殖民地,1937年中日戰爭全面爆發。所以,斯大林一面擔心在西線遭到德國進攻,一面害怕在東線遭到日本人的攻擊,於是,他在西線與德國簽約瓜分波蘭,在東線用出賣中國利益來安撫日本,換取日本承認蘇聯操縱的蒙古獨立。1941年4月13日,社會主義蘇聯與軍國主義日本簽訂了《日蘇中立條約》,協議關於中國的部分指出:「蘇聯保證尊重滿洲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日本保證尊重蒙古人民共和國的領土完整和不可侵犯」。這一條約簽署後,斯大林非常得意,日本外相松崗洋右離莫斯科時,斯大林故意要列車遲開,親自跑到車站以擁抱為松崗送行,斯大林對松崗說:「這樣,日本可以安心南進了!」後來,在二戰結束前夕的中蘇談判中,斯大林以出兵中國東北為要挾,逼迫蔣介石政權承認外蒙古脫離中國。

總之,如果不是西方自由國家對極權國家的綏靖,第二次世界大戰或許可以避免,世界上的民主國家也不會大面積淪陷為蘇聯極權帝國的衛星國;好在,丘吉爾代替了張伯倫後的英國變成歐洲反法西斯的最後堡壘,日本軍國主義的瘋狂喚醒了自由美國的偉大力量,美英中蘇結成同盟,終結了瘋狂納粹主義和軍國主義。二戰留下最大遺憾,就是蘇聯共產極權借二戰的勝利而擴張到整個東歐及亞洲的最大國家中國。

著名作家威廉。夏伊勒在1941年回憶道:「我目睹了歐洲民主國家如何先後一個個地動搖、瓦解了。它們的判斷力受到了麻痺,信心和意志被摧毀,只好一步步撤退,喪失了立足之地,最後使納粹的第三帝國成為歐洲大陸的軍事主宰,將大陸上大部份不幸的人們變為它的奴隸。」

美國著名政治學家薩繆爾。亨廷頓在回顧世界民主化的發展時指出:「慕尼黑協議」標志著民主國家對極權暴政的妥協,它不僅引發第二次世界大戰,且犧牲了歐洲的自由小國,從而導致第一波民主化退潮,把當時33個民主國家中的22個置於奴役之下。(參見:《第三波》,「美」亨廷頓著,劉軍寧譯,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版)

(2005年10月10日於北京家中)

--轉自《北京之春》06年1月號(//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劉曉波:自由國家在二十世紀的四大失誤(之一)
章天亮:慈悲與懲罰
【人物真相】楊慧妍:中共金融爆雷的犧牲品?
馮睎乾:彭定康仗義執言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