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看中國

標籤:

【大紀元1月3日訊】

連接收聽

中國政府強化信息和新聞管制

(希望之聲報道)美國之音12月31日報道:年終歲末,北京新京報總編被撤銷職務,報社一百多員工罷工。回顧2005年的中國新聞業,觀察家注意到, 中國政府在原有嚴格限制的基礎上,進一步強化信息和新聞管制。

過去的20多年來,北京政府一直大力宣傳中國實行“改革開放”,跟國際社會接軌,成為國際社會負責任的一員。在2005年9月,中國國家保密局宣布,不再把自然災害造成的死亡人數作為國家机密。中國官方的新聞媒介大力宣傳,這是顯示中國改革開放的又一個重大舉措。

但是,許多分析家指出,各种跡象顯示,中國2005年在信息公開、新聞自由方面不是走向進一步開放,反而進一步封閉。在2005年,中國政府發布了一系列新的措施,限制禁止中國的互聯网网站進行新聞報導,規定互聯网网站的新聞只能來自正式的官方渠道。中國政府和執政党宣傳部門還規定,新聞机构在報導所有有關敏感事件的時候,都必須使用共產党中央宣傳部直接掌控的新華社的新聞稿。

在當今中國,任何問題、甚至是在國際社會一般人看來跟政治很難扯上關系的問題,如環境問題、傳染病問題,都被政府當局認定為敏感的政治問題。政府嚴格控制的大眾傳播媒介不得自由報導。有關報導都必須經過中國政府高層審批之后,通過官方的新華社發表。未經當局批准,傳播這樣的信息的人會受到政府的懲罰。

不久前,中國東北吉林發生嚴重的河流污染事件,損害影響范圍涉及到俄羅斯。中國官方控制的新聞媒介嚴密封鎖消息長達10天,讓無數的松花江沿岸居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飲用含有致癌物質的水,讓俄羅斯損失了10天時間准備應對危机。中國政府的這种做法,引起中國民眾和俄羅斯的抱怨。

美國華盛頓郵報發表社論說,中國封閉專制的政治制度對世界健康构成威脅。

中國政府隨后對俄羅斯表示道歉,并表示要進行徹底調查。國家安全監管總局李毅中甚至聲色俱厲地公開表示,要追究有關官員的責任,“任何試圖掩蓋事實的行為是對法律的蔑視。”

但是,國際間有觀察家指出,在全中國范圍隱瞞象松花江污染這樣的大事故,顯然不是中國東北地方當局的問題,而是中國中央政府、中國的政治體制的問題。觀察人士注意到,造成重大國際影響和危害的松花江污染事故,東北地方報刊長時間不能報導,全中國的其他新聞媒體也不能報導。

事故曝光之后,外地前往吉林、黑龍江地區進行報導的中國記者被勒令离開,不得擅自進行調查報導。觀察家們指出,這些明顯的試圖掩蓋事實的行為,顯然超出了東北地方政府的能力、權力或膽量。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一直沒有解釋,中國人數眾多的新聞記者為什么不能履行自己的記者職責,報導松花江污染這樣的大事故。

國際間的觀察家們注意到,在2005年,中國政府控制大眾傳播媒介的努力達到了令人嘆為觀止的水平。12月初,中國廣東汕尾的東洲鎮村民抗議他們賴以維生的土地被奪走,廣東當局出動警察開槍射殺村民。中國當局嚴格限制報導,中國的互聯网网站也都奉命不得談論,中國网民使用搜索引擎,找不到東洲開槍殺人的消息。

2005年結束之際,北京新京報記者罷工抗議當局撤換總編。人們普遍認為,新京報受到整肅是中國政府和執政党控制新聞媒介的最新事例。据認為,該報先前發表的一些新聞報導招致當局的不滿。

英國《泰晤士報》報道,100名記者罕有地進行罷工抗議后,中國一份敢言的報紙《新京報》陷入了混亂,因此,昨日的出紙量只有32張,而不是正常的80張。一名消息人士說,該報的總編輯楊斌在兩天前基于”政治理由”突然被解職。

報道說,楊斌被免職和記者們的抗爭行動,是中共試圖控制新聞媒體,以及新聞媒體希望吸引讀者兩者之間的長期抗爭的一部分。

《衛報》在國際版頭條報說,”解職威脅未能阻止工業行動,針砭時弊的小報工作人員罕有地進行政治抗議”。《新京報》的雇員表示,楊斌”靠邊站”后,記者們在周四停止分發文稿。另外,記者們之間正傳閱一封請愿信,譴責當局將楊斌解職和把編輯權移交給一些保守的編輯們。

報道指出,《新京報》總編楊斌、副總編輯孫雪東、李多鈺都突然被同時免職。

報道還說,這起抗議事件首先由一些博客网站披露,但許多网友的中文評論都被刪除掉。除了一些英文博客网仍然評論這次事件之外,中文的博客网都已經禁聲。

廣泛認為,《新京報》這次人事更動,与該報報道今年六月河北定州當局鎮壓農民大規模抗議并打死六人的新聞有關。 此外,在松花江污染導致哈爾濱停水事件上,《新京報》也最早站出來批評當局掩蓋真相。

中國元旦開始廢除農業稅

BBC12月29日報道,中國當局從2006 1月1日開始廢除有2600年歷史的農業稅,作為扶助貧困農民的一項舉措。

全國人大常委會周四(12月29日)舉行的會議就有關法案進行表決,以162票贊成,0票反對,1票棄權,通過從2006年1月1日起廢止于1958年6月3日通過的農業稅條例。

中國當局這項措施的出台,是由于農民抗議一系列的苛捐雜稅,并經常因此与地方政府爆發沖突,中國當局恐怕這樣下去將危害社會的穩定。

中國以農立國,目前有約9億農民,但在中國經濟起飛的同時,農民并未能夠分享經濟的成果。 中國政府于是在2004年,開始實行減征或免征農業稅的惠農政策,到2005年已有近8億農民直接受益。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的這個決定,把這項惠農政策上升為國家法律。

据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工委有關負責人介紹,廢止農業稅條例、取消農業稅后,并不意味著農民不再交稅。“如果農民經商、開辦企業,還需要繳納相應的稅种,這有利于城鄉稅制的統一。”

評論指出,廢除農業稅,卻未能夠根本地解決農民的問題。自從1949年中共管治以來,禁止人們擁有土地,因此農民只有土地的使用權而沒有擁有權。

農民的土地一旦成為土地發展的建設項目之一,由于他們并沒有多少追索權,也只能夠得到微少的賠償,因此只能夠眼巴巴的看著土地失去。

再者,由于上述問題以至農民不愿意使用他們的土地作為抵押向銀行借貸,因此許多農民也不愿意在他們的土地上投資。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余杰:作為「戈爾巴喬夫反面」的胡錦濤
中國步入貧富差距雷區 西部開發急不容緩
西方媒體揭露中國弊端
張戎新書 顛覆西方對毛澤東評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