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9日訊】(中華網1月19日報導)電影《霍元甲》即將於1月26日在全國公映,領銜主演本片的功夫巨星李連杰日前接受了本報的獨家專訪。《霍元甲》由赴好萊塢發展多年的香港導演於仁泰指導,「世界第一武指」袁和平出任動作指導。李連杰將其稱為「自己的最後一部武術電影」。本月20日,《霍元甲》將在北京舉行亞洲首映禮。李連杰也將攜孫儷、董勇及一班幕後精英悉數出席。
《霍元甲》想要表達的不是「如何打」,而是「如何才能不打」(圖∕中華網) |
1 霍元甲說「每個人要超越自己」
新京報:最近聽過幾次你給大學生的演講,反覆提到《霍元甲》其實希望表達「暴力無能」的觀點。我覺得類似的主題在你的前一部作品《狼犬丹尼》中已經有所體現,是不是這樣?
李連杰:暴力不是解決問題的惟一方法,這個話是我最近幾年一直和美國媒體重複又重複的,他們問我能不能拍一部電影來將我的這個想法表現出來,於是就有了《狼犬丹尼》。通過那部電影,我告訴觀眾,如果只懂得暴力,不懂得親情、責任、家庭、愛情這些人所具備的,你的武功再高,也只是一條狗,而不是人。這部電影讓美國人理解了我的想法。
新京報:那麼為什麼又要拍一部主題完全相同的《霍元甲》呢?
李連杰:我說過《霍元甲》將是我的最後一部武術電影,我希望通過一部電影將我對武術、對武學精神的理解完全表達出來,《狼犬丹尼》顯然不能承擔這樣的任務。我們查閱了歷史上的很多人物,發現只有霍元甲把武術提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我注意到他成立的精武體操會的會規裡面明確寫到,摒棄門戶之分,練武是為了強身健體,育德育志,不能用拳頭加以同胞之身,不能加以洋人之身。這些都和我對武術的理解不謀而合。
新京報:在我看來,霍元甲和你以前演過的黃飛鴻、方世玉、張三豐似乎並沒有太大的不同,他們都是武林豪傑,江湖英雄……
李連杰:說到英雄,我覺得有兩個概念,對於普通人,特別是西方人,他們心目中都會寄托一個現實社會中沒有的超級英雄,這些超級英雄可以用凡人所不具備的本領將那些不公剷除,蝙蝠俠啊、超人啊、超膽俠啊。但這只是說英雄救我們,沒有說我們自己可以變成英雄,它是在歌頌個人英雄主義,像我以前拍攝的很多電影都是這一類的。霍元甲最大的區別在於,他的人生經歷了從高峰到低谷到再次崛起的過程,他最後鼓與呼的,不是「我是英雄」,而是讓他身邊的人明白,每個人只要能超越自己,自強不息,他就可以成為自己的英雄。
片中霍元甲與大塊頭摔角手的一場比武對決最為精彩,可以看到「黃飛鴻」式的「無影腳」(圖∕中華網) |
2 一個黃飛鴻救不了整個國家
新京報:我理解你說的意思是,每個人都應該追求實現自身價值,這種價值的實現在於整個過程,而不在於結果。
李連杰:你說得對。這個社會上不可能每個人都是奧運冠軍,每個人都是超級英雄,正是因為此,我們就放棄自己嗎?只要你努力了,自強不息,你就是一個漢子,你就是英雄。但是現在很多家長、老師都把孩子往那個結果上逼,結果逼著逼著就出事了。我注意到很多輕生的孩子就是因為承受不住老師和家長的壓力。我覺得不可能每個人都成為黃飛鴻,一個黃飛鴻也救不了整個國家,現在有一個姚明在NBA,但這並不能代表整個中國籃球都在那個超級水準上啊。
我的概念是,只有每個個體都強大,才叫真正的強大,我學武功,不是要把我幹倒了我才是強大,你不夠膽打我,我也是強大,不代表我打不了你。一百年前的中國,好像一盤散沙,八國聯軍都欺負你,現在中國強大了,但是這個過程不是通過戰爭完成的。這就是我所講的武術的一個更高的境界。
新京報:說回到《霍元甲》這部電影,據說除了霍元甲和農勁蓀這兩個人物,主要故事都是虛構的,和外國高手的決鬥,甚至包括霍元甲之死都和史實不同。
李連杰:有關霍元甲的故事一直在民間流傳,真正正史記載的並不多,我的目的是把自己42年來走過的路用藝術誇大的手法表現出來。根據我們查到的資料,霍元甲根本沒打過,他一站出來,天津俄國大力士就嚇跑了,他到上海打擂台,那裡的外國大力士又嚇跑了,這沒法拍啊,所以我們必須改編。歷史記載霍元甲死於日本人下毒,我們參照這個設計,將日本人下毒的地方改在了擂台上,讓戲劇衝突更激烈。
新京報:在演出《狼犬丹尼》和《霍元甲》之前,你一直在好萊塢發展,但是我注意到前後五六年的時間內,你主演的角色類型可以說基本一樣,你是怎麼考慮的?
李連杰:好萊塢完全是一個商業社會,我參與的也都是商業電影,什麼是商業電影,就是具備了各種賣錢因素,然後就去拍,保證觀眾喜歡,商業效果達到了,這種情況就是演員拿片酬,喜愛不喜愛無關,還有一種就是不顧一切後果,要把我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觀眾罵不罵是第二個問題。坦率地說,在好萊塢我沒的選。
新京報:那麼在香港呢?
李連杰:我在香港曾經確實選擇過,我成立了自己的電影公司,監製的一系列電影比如《方世玉》、《精武英雄》、《中南海保鏢》等等,有我想表達的東西。但是在好萊塢,我就是做演員,就是給別人打工,不要考慮你自己的想法,你的工作就是完成導演的構思,很現實。到了美國,你就是一個新人,還要去面試,和其他候選人一起讓製片人、導演選。
李連杰與中村獅童扮演的日本武士進行了一場東方式的比武(圖∕中華網) |
3 必須到控制全球市場的地方學習
新京報:為什麼還要這樣去做,你在香港已經是在國際上打出名氣了,不是嗎?
李連杰:如果你的報紙有10萬人喜歡,你希不希望有另外10萬人也喜歡,中國人愛看,希不希望外國人也愛看,同樣的道理,我還是要做,是為自己,我不希望我的觀眾只是鎖死在亞洲,或者歐美唐人街的錄影帶租賃店裡,我也希望美國的銀幕上有我的一席之地,希望我的電影走更廣的渠道,讓全世界的人看,那麼我就必須面對一個電影工業最大的國家,到一個控制全球市場的地方去學習。
新京報:但恰恰是因為這種極大的落差讓很多國內的演員面對好萊塢望而卻步,沒有幾個人能接受從明星到平民的失落。
李連杰:到美國的時候我已經學會不要放大自己,你真的沒有什麼了不起,走在美國大街上誰也不認識你,你能做的就是乖乖地聽話,在給你的角色現有的範圍內做到最好,經過五六部電影,你在那個地方有了自己的市場了,你才有機會說,現在要拍一部電影,講自己的事情,你才有可能從全世界的市場拿到錢,可以拿到 3000萬美元拍這部電影,如果沒有這五六年,我只能拿到500萬美元。雖然中國動作演員這些年在好萊塢努力打拼,現在最多也就是在C級片、B級片上下晃,但這也已經很不容易,畢竟我們走進去了。好像一個中國球員不要指望一上來就踢意甲、英超,你可以從丙級、乙級做起,只要有開始,你的後來者才可能在你的基礎上有更多的機會。現在《英雄》能在美國2000多家影院裡上映,還是講中文,用英文字幕,不配音,這是非常了不起的成績。
新京報:那段時間國內媒體拚命鼓吹的是,一部百分百的中國電影在美國主流電影市場上獲得了票房冠軍。
李連杰:票房冠軍我倒覺得是假相。你那個檔期沒有對手,當然是冠軍,換個斯皮爾伯格的片子上,你肯定死啊。所以意義不在於冠軍,而是在於有了《臥虎藏龍》,又有了《英雄》這幾部中國電影,讓好萊塢意識到,我們可以做他們拍不了的A級的製作,而且投資還是全球組合的。但是,之所以能有這個投資,還是因為之前有一幫「傻哥們」在這邊拳打腳踢了這麼多年啊。張文伯/采寫 浦峰/圖(//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