昝愛宗:中央電視臺 請別為「中央」丟臉

昝愛宗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1月17日訊】

央視「春晚」,23歲未老先衰綜合症

正如人感冒了要打噴嚏一樣,每到刺骨的寒冬將盡、枝頭臘梅執意爭豔迎春之際,央視的這一口連口水帶祝福的噴嚏就必不可少了。一個人感冒打噴嚏不要緊,可別惹一家人都感冒打噴嚏。央視偏偏不一樣,每年趕在年夜飯之際,就受一次寒風刺激,來一回不同凡響的的「噴嚏」。所以,這一家一戶一群人的「噴嚏」,到了央視就成了全國人民的「噴嚏」。這個聯歡式「噴嚏」,除了最初幾年有「一鳴驚人」的趨勢外,現在卻越來越像「雞肋」了。既然已知食之無味,卻死活不肯「一棄了之」。

中國新年晚會,年年都熬一鍋爛粥

一年一度的中央電視臺中國新年聯歡晚會,從1983年到2006年,從一歲走到二十三歲,確實不容易。即使是熬稀飯,越熬越爛,越爛越難吃也是需要真本事的啊。二十多年前,「吃餃子、放鞭炮、看電視」成為當時老百姓過農曆除夕的三大習俗之一。要知道,當時是廣播一統天下的時代,「看電視」對於八億農民來說尚是一個夢想——當時他們能吃上餃子、放上鞭炮就很不錯了。

再退後一步看,到十多年前,就有人在當時的大報上評論,央視春晚黔驢技窮,一年不如一年了。如1995中國新年聯歡晚會,就被稱為是「一台質量平平、形式依舊的晚會」。主要問題是「組織者缺乏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向以捕捉社會熱點而為人稱道的小品,除了趙麗蓉在《如此包裝》中有上乘表演外,大多數小品都在重複別人早已發現的真理。相聲節目儘管演員很賣氣力,但創作貧乏的狀態已不能掩飾。歌組合形式表面上很熱鬧,很新鮮,但只能是權宜之計。沒有傳唱的佳作,沒有新人的發現,再好的組合也是缺乏永久的魅力的。晚會已向社會敲響創作危機的警鐘。這是長期以來‘演員走紅,作家走背’不合理現象的一種必然結果。」有時候,演員賣力氣是一回事,節目受不受歡迎是另外一回事。

以前,中國的電視觀眾主要集中在城市,農村次之。雖然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但受益最大的卻是城市人。至今,基本上可以說反映在電視觀眾身上的國民待遇,城鄉實現了平等,如今差不多全部中國人都能看上電視了,但遺憾的是央視卻越來越不爭氣,電視節目越辦越差了。通俗了說,現在央視的「硬體」更硬了,「軟體」卻更軟了,為什麼呢?就是央視還抱著一棵水泥鋼筋做的偽大樹扯大旗,把自己當一條貴重「名犬」,以為隨便叫兩聲就可以一鳴驚人了,誰知好花不常開,好景不常在,這種意識早已經時過境遷,了無新意。

按講說,中國的2005年應該是一個娛樂年,當此娛樂主角的便是婦孺皆知的超級女聲了。可是,湖南衛視打造的超級女聲偏偏品嘗不到由央視以全國人民名義獨家定做的春晚大餐。誰說央視不吃獨食,這種讓超級女聲吃閉門羹的惡劣做法就是吃獨食,而且是以全國人民的名義吃獨食。換句話說,在一個公開化多元化的資訊共用時代,吃獨食無異於強姦民意。

一般來說,做大餐就要有大肚,大肚能容,大肚還能吃。無奈,通過超級女聲不被春晚邀請的現實無奈來看,央視還是以往小雞肚腸的做法,逼著全國人民喜聞樂見的「超女」轉回自己的娘家湖南衛視全部「內銷」——壞事變好事,中國新年期間的湖南衛視收視率又該提高了。

要知道,央視可以毫不理睬超級女聲,可以不理睬她們的收視率,但不能不理睬全國億萬觀眾手裏的電視節目遙控器——這可是硬道理,又是硬任務啊,人家觀眾可不管你央視不央視,春晚不春晚,你央視的節目好看就看下去,若不好看肯定換台,誰會耐著性子被人傻涮啊。魯迅說過,「時間就是生命。無緣無故耗費別人的時間,和謀財害命沒什麼兩樣。」至今,越來越爛的央視春晚,不但浪費國有財產和國有人力,還無端浪費幾億人的寶貴時間,不知央視高層有沒有設身處地地替觀眾著想過,這樣的「謀財害命」還將繼續到幾時?

「名犬老矣,尚能吠否?」

假如,2006年的春晚有了「超級女聲」,難道央視會有什麼損失嗎?非也,不但沒有損失,而且會提升收視率。何等的好事啊,卻偏偏得不到央視的回應,這莫不是說明央視的春晚過早地把自己推上了「遊戲結束」的死路。

央視一直說,試圖有新突破,有創新,可突破在哪里,創新又在哪裡?二十多年來,央視的節目都是「土得掉渣」,無一不是靠取笑「農民老大爺」起家發跡的,如什麼「超生遊擊隊」,現在城市裏的超生還少嗎?你央視有膽量取笑嗎?還有什麼「相親」、「裝修」基本上都是一路貨色,農民就是愚蠢的代名詞,打工就是乞丐的代名詞,一點時代精神都沒有,一點寬容意識和公民精神都沒有。像今天的湖南衛視超級女聲,恰恰是打破了央視在全國人民面前的一枝獨秀局面,李宇春等人的年輕、自由、瀟灑形象,她們所表達的「想唱就唱」和「年輕沒有失敗」等心聲,恰恰反映出當今的一種時尚,一種自由向上的時代精神。

假如央視不是掛靠在廣電總局下面,假如廣電總局對湖南廣電沒有管轄權,裁判員就不會同時是運動員,央視和湖南衛視之間就可以來一場「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友誼賽,如果央視的春晚收視率高,就說明央視是馬,湖南衛視是騾子,反之則一樣。這就叫開放式規則,屬於完全市場經濟規則的,誰贏到最後才是硬道理。

超女上不上春晚,其實與超女自身無關,倒是與全國眾多超女粉絲們的熱情無處釋放有關。2006年春晚,到底有哪些大腕,有多少明星的轟動效應,恐怕在1983年首次春晚之後的今天來說,已經沒有什麼懸念和新鮮感了。自從春晚老當家趙麗蓉去世、趙本山在直播現場發飆以後,央視春晚恐怕就是叫聲「進步」很沉重了,好日子也有日無多了——而超女們照樣是「姑娘十八一朵花」。

中國新年聯歡晚會至今已辦了23年,按人的年齡說就是23歲,應該是妙不可言的青春歲月,為什麼現在卻顯示出未老先衰的狀況呢?原來,央視搞春晚的這幫人,都是「屬狗的命」——恰恰2006年又是狗年。狗命其實就是狗齡,央視的中國新年晚會年齡也可以用狗齡來計算,狗齡的一年相當於普通人的7歲。也就是說,春晚已經影響了23個中國廣大人民群眾的中國新年年夜飯。若按狗齡計算,現在春晚相當於已經是161狗歲,又等於有了兩個人的「古稀之年」,這難道還不叫衰老嗎?記得央視有人形象地比喻「就算你是條狗,在央視的堂口連播一百天,那也是一條著名的狗」,現在,央視的春晚已經是老狗苟延殘喘了,只是不知這「名犬老矣」,現在「尚能吠否?」

百花齊放不是春

看網路上,對於央視如何辦春晚的眾多評論,所謂的「有比較才有發展,有競爭才會提高」,「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往往是有雷聲、沒雨點。有道理歸有道理,央視自不會當一回事。對於央視這樣特大型的國有壟斷傳播機構來說,百花齊放不是春,僅央視「一枝獨放」才是春,而且是所謂的「春滿園」。

央視的自大,春晚的無聊,也是二十多年來媳婦熬成婆的結果。「婆婆說了超女不准」,所以超女們就吃了閉門羹;「婆婆說了要工農兵學商」,所以節目要儘量面面俱到,無不涉及;「婆婆說了主持人還是用倪萍周濤」,於是倪萍周濤就硬撐著老面孔扮嫩像了……我們每個人熟悉網路的人都知道,網路上有QQ、MSN,還有語音聊天、視頻,甚至還有網路電視臺。從技術上講,有了網路電視臺,完全可以搞網路中國新年晚會。只要節目精彩了,廣告多了,自然可以讓有線電視臺轉播。只要有人力、有實力、有能力的,類似央視這樣大規模的晚會別人都可以搞,國有的、外資的、民間的、媒體的、仲介的都可以參與,都可以遍地開花。花多了,就有了競爭,質量就高了,要求就嚴格了,或許無動於衷的央視春晚,就該到關門大吉之日了。

相聲和小品少來點「噱頭」和低級趣味

前些年,看過央視春晚的一個小品,大致意思叫什麼「小氣的上海男人」,他妻子懷疑他藏有「小金庫」,他就裝作委屈的樣子,說自己身上沒有什麼「金褲」,外面有外褲,裏面只有「小內褲」。這明顯是略帶低級趣味的無聊小品。此外,還有一些小品不是歧視農村人和外來工,就是方言歧視,拿蹩腳的方言作道具,醜化「東北語言」、「上海普通話」和「陝北方言」,可見是無聊到家了。

具有藝術趣味的小品,本應有著非凡的藝術魅力,其惟一的主題應該和相聲一樣,揭露現實,針砭時弊,通過情節結構的戲劇化,人物表演的性格化和動作化,語言的幽默詼諧和辛辣尖銳,揭示出深刻的主題和強烈的現實性。可今天我們看到,風靡於電視螢幕之上的,以往挑大樑的「小品」,不再受觀眾的青睞,原因就是這些節目對現實的干預不夠,來源於生活卻不能夠「高於生活」,就少了藝術價值,就變成了平庸之作、無聊之作。

相聲和小品,原本是源于現實生活的高質量藝術創作,往往是「十年磨一劍」、「臺上一刻鐘,台下十年功」,現在卻成了工廠流水線上的粗製濫造。所謂的藝術家們,爭先恐後地熱衷於在「噱頭」上下功夫、做文章,插科打諢,說幾個笑話,道幾段奇聞,聽似也「幽默」,看似也「滑稽」,扮幾個怪相,咧咧嘴,弄弄眉,甚至有以期達到其所謂的「藝術」效果的低級挑逗,打情罵俏,摟摟抱抱,以挑逗的語言、怪異的扮相、刺激的動作來「感染」觀眾,激起「共鳴」,然而一細思起來,便覺索然寡味,主題淺薄,意義平淡,甚至不知到底想表達什麼。如此下去,觀眾如何叫好,節目如何贏得好評如如潮?這恐怕就是年年春晚今不如昔的緣故,又是觀眾明顯表示反感、紛紛唾棄的證明。

觀眾用遙控器來投票決定春晚

有人說了,央視有央視的難處,我們不能逼鴨子上架。是的,動央視一個人都會勢同地震的,管他收視率下降不下降,反正央視由國家養著,用的是國家的錢,不是全國觀眾的錢。無聊不無聊,浪費不浪費,自然也無關央視的大局,大事也不是什麼大事了。但我要說,除夕之夜,央視搞中國新年聯歡晚會,堅決不能像央視的《新聞聯播》一樣,逼著地方台也「同時同步」轉播;也不能像某報的社論一樣,都是「高姿態、大而無當」。既然是一台中央級別的精心策劃、精心組織、精心表演的晚會,從頭至尾,都應該由全國各地的電視臺和群眾藝術組織聯合參與報送優秀節目,形成「中央搭台,地方唱戲」的特色。無論是歌手、演員,還是主持人,都應該是「來自五湖四海」,都應該由觀眾用遙控器來投票決定春晚如何搞。

「四海之內皆兄弟」,中央電視臺不能年年都是那幾張老面孔。娛樂節目,如何更出色,更賦藝術價值,只有一條標準,就是受不受觀眾歡迎,而不是看這個演員、演員和主持人是不是政治素質高,是不是出身名門,是不是有高學歷,是不是有出國經歷和特殊背景。如果央視的春晚,由這些外在的表面因素來決定,那麼我們作為觀眾只能希望晚會最好別搞了,越搞越不像樣子了,藝術也越來越被糟蹋了,用「禍國殃民」一詞來形容並不過分。

春晚最好從今年開始「瘦身」

當然,我是從個人角度看問題,真的不贊同央視繼續將春晚如此折騰下去,但我個人發言分量輕,絲毫改變不了央視年年搞的現狀。無奈,我還是從小處著眼吧,央視春晚最好從今年開始「瘦身」,從最長的四五個小時,化泡沫為精華,最好縮短到60分鐘左右,比如在除夕夜至新年鐘聲敲響之間,新年一到,主持人就立馬向我國人民拜年,節目就結束了,中國新年晚會的意義也就有了鮮明特色。

至於除夕晚上八九點鐘的黃金時間,央視可以把自己以往把持二十多年的時間段讓出去,讓全國三十多個省市和近三千家縣市電視臺各自轉播各自喜歡的中國新年晚會,或者搞各自富有地方特色的祝福節目,央視也可以倒轉過來轉播一些地方台的娛樂節目,向全國推廣,何樂而不為呢?

中國之大,人口眾多,僅央視一家電視臺搞中國新年晚會,是不是太單調、太寂寞了。娛樂,娛樂,多半是自娛自樂,各自烹製自己喜歡的娛樂大餐,而不是由央視包辦一家一頓大鍋飯,把稀粥煮爛了,還不允許觀眾踢飯碗,還講不講理啊。

春晚,不是央視一家在夜市上擺的個體戶小吃攤,別拿作秀當真實,白白吊了大眾的胃口,傷了全國人民的心。

(1/16/2006 3:33)
來源:新世紀(//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昝愛宗:耀邦,耀邦,民惟邦本,本固邦寧
昝愛宗:永遠的賓雁—沉痛哀悼在美國去世的劉賓雁先生
關注郭飛熊:杭州網友召開「太石村事件」討論會
昝愛宗:失去自由的必將恢復自由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