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呂志翔日內瓦十四日專電)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的「貿易政策檢討 (TPR)」中,台灣的兩岸貿易政策與措施預期將面對會員國質疑的壓力,專家認為,台灣應主動在「政府報告」中說明、辯護,而非採取消極、被動的防衛立場。
WTO預定於六月二十及二十二日,進行對台灣的第一次貿易政策檢討,台灣資深貿易官員日前表示,不完全符合WTO規範的兩岸貿易預料成為會員國關切焦點,台灣將面臨改善的壓力。
根據WTO過去的貿易政策檢討經驗,無論是秘書處報告及會員國詢問,目標必然鎖定被檢討國的重大貿易政策與現象,他們對兩岸貿易提出質疑是可以預期的,關鍵在台灣如何首度在WTO場域有力釐清、說明政策,當然這將是一項艱鉅任務。
台灣針對TPR須提出「政府報告」,據指出,台灣內部對報告是否要主動提到兩岸貿易,曾有不同意見。專家表示,政府報告包括了與主要貿易夥伴的關係,如台灣只提美國、日本、歐盟等卻遺漏雙邊貿易最大的中國,反而暴露出迴避的心態。
歐盟與美國企業過去幾年一再批判,台灣禁止部分中國產品不符國際貿易規範,也影響他們的貿易利益,所謂的「改善壓力」存在已久,不會因貿易政策檢討驟然升高。此外,WTO秘書處與會員國也理解兩岸的特殊政治關係,台灣主動說明可能是最有效的武器。
至於台灣關切如答覆未能讓其他會員國滿意,台灣對中國的貿易措施也有可能被提交爭端調解機制,專家指出,貿易政策檢討的目標在提升會員國貿易政策透明化,與爭端解決沒有直接關聯。
以兩岸貿易為例,當事國中國不願訴諸爭端解決機制,美國與歐盟在法理上固然可以採取行動,但以目前情況來看,他們寧願直接與台灣交涉,採取爭端解決的機率極低。另一個重要原因是,沒有國家願意捲入兩岸政治爭議中。
根據WTO規定,受檢討國家和WTO秘書處將各自撰寫篇幅為二十五頁及一百頁左右的報告,會員國將在檢視兩份報告後提出問題與意見。據報導,經濟部長何美玥已決定六月率團出席貿易政策檢討會議,並代表台灣提出國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