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1月12日訊】(新唐人熱點互動採訪報導)觀眾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熱點互動節目,我是主持人林曉旭。在二零零五年底,中共政權將國民生產總值GDP做了一個上調,是二零零四年的GDP上調了將近百分之二十,增加了兩萬多億人民幣。為什麼會做這樣的調整呢?反應了什麼樣的問題呢?在今天的節目裡,我們請「當代中國研究」的主編程曉農先生來為我們做一個解析。
林曉旭:您好,程先生。在這次的節目裡,我們來談談GDP的調整,您覺得它為什麼要調整?而且是調整二零零四年的數據?
程曉農:那麼中國國家統計局的局長,在十二月二十號,在記者招待會上解釋說,中國例行的經濟普查發現,實際的經濟規模高出原來統計的數字,所以說要調整,這是官方的說法。
那麼我想這個說法的背後可能還有一個因素它不願承認,就是世界各國一直對中國的GDP數字有很多懷疑,一個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國家統計局一向不得不承認的一個事實,那就是打開中國的統計年鑑,以二零零四年為例,國家統計局統計的GDP總額是十三點六五億,但是如果在同一本的統計年鑑上把每一省的GDP加在一起,是十六點三四億,比全國的總數多了兩點六九萬億。
林曉旭:相當大的誤差。
程曉農:對,那麼別人會問,為什麼多這麼多,百分之二十,以前國家統計局解釋是:由於各個省虛報,它用的詞叫有水分,就是GDP的數字裡假的成分很大,所以國家統計局認為,各個省報來的不可靠。
林曉旭:所以要縮水?
程曉農:對,要把水分擠乾,然後他宣布我擠乾後從十六點三四億降到十三點六五億,這是二零零四年統計年鑑上印出來的。那麼人民會懷疑,第一既然各個省都有水分,國家統計局是不是就一定沒有水分呢?事實上不見得,國家統計局自己也有造假的情況,所以它到底經濟規模是多大,這一點靠不住。所以人民很懷疑說中國這個統計數據到底有多可靠?
林曉旭:那麼這個二點零六億的誤差正好就是這次補上去的相近。
程曉農:對,這個問題引出來現在怎麼看中國國家統計局說,由於經濟普查發現了新的經濟規模。實際上就是值得懷疑,換句話講,按照它現在普查的結果,等於國家統計局改口,就說我現在的規模就是各個省統計出來的總和。換句話講,它原來說各個省有水分,現在說沒水分。很自然這裡就有個問題出來,過去國家統計局一直宣布各個省統計不實,現在突然宣布經過調查,全都是真實的,那這兩個話哪一個是真、哪一個是假?裡面就有一種可能,絕不可能兩個都是真的。
林曉旭:那一個很值得懷疑的就是,官方的說法就是完全是因為誤算了第三級產業或漏算了第三產業,那如果是這個地方上不準確的話,那它們都統一忘了算第三產業嗎?
程曉農:技術上是不可能,所以這裡面從技術上來講,應該講國家統計局實際上面臨一個自相矛盾的地方,如果它過去的話,一再宣稱各個省是有水分,統計不實是真的話,那麼現在這個作法本身就值得懷疑。那麼如果說現在作法是對的,那麼他講過去各個省數字有水分就是錯的。這兩個裡面只有一個可能。
林曉旭:只有一個是真的。
程曉農:事實上各個省的統計數字有水分這一點是無法否定的事實,中國有太多報導披露過這件事情。
林曉旭:您給我們舉幾個例子好嗎?
程曉農:好,安徽省在前幾年有一個副省長叫王懷忠,最近因為貪污被槍斃。在報導這個人的劣績的時候,其中有一個例子,就說這個人為了升官,就下令給當時的安徽省統計局,要安徽省統計局長按照他的口頭命令,來計算全省的經濟成長。這裡注意,我的用詞是計算,換句話講,就不是根據實際情況統計到底有多少經濟成長,而是我告訴你成長多少,你給我算出來。說白了就是造假。當時王懷忠下的命令是,我要明年達到百分之二十二,你去給我算出來。
林曉旭:這也是世界奇蹟。
程曉農:對,標準的統計笑話,那麼省統計局長費了很大的努力,造了很多假之後,和王懷忠說我們只能算到百分之十六,再下去就穿幫了。王懷忠當時還發怒說,我要撤你的職。我告訴你二十二為什麼算不出來?這種現象在全國各地非常普遍,可以講哪一個省都有。連朱鎔基時代,朱鎔基自己就造假,一九九八年長江洪水那一年,當時國家統計局向朱鎔基呈報當年的經濟成長率的時候,第一個方案是,因為當年制訂的計畫是百分之八,所以國家統計局按百分之八的數據去報給朱鎔基。
林曉旭:那他本身也是先有計畫。
程曉農:先有計畫,計畫是無可厚非,他可以隨便擬定計畫,問題是國家統計局如何看臉色、看總理臉色定數字,第一個報上去是百分之八。我們計畫百分之八,今年實現百分之八。朱鎔基說:「不行啊,今年我們向外宣布長江洪水損失慘重,那你還報百分之八,那不是好像我們說損失慘重是假的嗎?去修改去。」
然後國家統計局長做了一番計算說:「好,我們現在修改的數字是百分之七點九。說四捨五入還是達到計劃指標,但是那零點一表示我們也受了一點損失,又維護了黨和國家的形象,又表示黨說水災損失大一點也算事實,總理臉上也好看。」然後朱熔基說:「好好好,這樣就好。」
這是一個真實事例,是中國官方一個官員告訴我的,從這個小例子上我們看的出來就是連在總理這一級,國家統計局長向總理報告全國經濟增長率這件事情本身數字就可以隨便修改。
林曉旭: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如果當地官員沒有「放衛星」,像以前文革時候「放衛星」更早的時候己經算是有一點良心了。
程曉農:所以要講那一個省或者全國的各個地方政府的統計數字沒有水分,我想國家統計局長無論如何不改這個口。
林曉旭:那這一次的調整它為什麼都是因為忘了第三產業,為什麼把民意完全歸給了第三產業?
程曉農:那是因為在中國的農業現在已經是一個衰敗的產業,農民收入無法增加,農業的產出也不可能增加,所以在農業的產出面,糧食產量、棉花產量不可能大幅度增加,價格又是基本上持平不漲的情況下,它靠編造假的數字,那是無法令人相信的。
林曉旭:而且土地面積減少。
程曉農:所以農業這一塊是第一產業,這是沒有指望的,不能編太多的假,第二塊就是製造業工業這一塊,這一塊裏頭實際上原來就有水分。
我曾經在二零零二年發表過一篇文章,當時就指出這個問題,就是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工業增加值裏面有相當大一部份假在裏頭。
這一次國家統計局去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在發布GDP數據調整的時候,國家統計局局長李德水已經正式承認這是個事實,就是說確實國家統計局過去公布的工業增加值裏就有水分。
林曉旭:假在那裏?
程曉農:假在它把很多企業附屬的,它叫附屬的機構,比方講家屬加工組、學校的加工,小學的加工組都算做正規工業企業去了。
林曉旭:實際上那些並不成為一個正式的工廠或者加工廠。
程曉農:對,那些根本就不是工業企業,換句話講是冒牌的,國家統計局很清楚的知道這是冒牌,也就是說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字本來就有水分,在有水分的情況下,它沒有辦法再加大,再加大的話水分更大。
所以現在對它來講工業的部份不但是不能加還得減,那麼剩下的只有一個第三產業,而第三產業又是一個往裏面加水分很容易做的事情,它告訴說全國有多少小商小販,這個數字恐怕由得它說了。
因為小商小販是流動的,哪條街上今天有幾個?明天有幾個?每個人賣了多少?這都是很難估計的。
比方講我記得以前也披露過一個事情湖北省單江口市一個市長,為了升官編造統計數據,根據他的計算是一個理髮店一年有六萬塊的收入,當時人家算一下這個理髪師傅大概一天得幾千個頭,平均一分鐘理一個頭,然後每理一次還得收很貴的費用,這根本就是不可信。
當然還有類似很多這樣笑話,比方講鴨子一年下一千個蛋之類,按照這個來算,所以服務業裏面有很多這樣的可以搗鬼或者灌水的機會。
林曉旭:如果按照這種思路,現在官方在國家的規模上調整GDP,那當地是不是也要接著調GDP,因為我也有理由我說我忘了第三產業我今年還有更高的GDP也可以接著跟著升官。
程曉農:對,這是可以未來可以用現實來檢驗的一個假設,我估計很可能它會成真,也就是說很多地方官員會覺得說這下子你們中央政府往上一調就等於承認我們造假的數字,既然已經成了事實了。
全國各個省水漲船高,大家都還要繼續往上編擴大假的數字,那麼下一次我就把造假的數字再擴大一點,我估計結果是越吹越大。
林曉旭:大家集體來過一個好日子,就是集體一起來編謊,看看他們做這樣的決定,我想可能政府以前也知道會帶來這些弊端,那它為什麼要做這個?是為了吸引外資嗎?覺得面子上更好過一點?
程曉農:前面我們講到就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統計數字特別是GDP矛盾,就是各個省的總合加起來大於全國,早就有種種質疑,中國國家統計局那個說法,一直讓人覺得裏面的黑幕很多。
這一次國家統計局的做法有一種功能就是想漂白,就是你們過去懷疑講我國家統計局把那個水分擠掉,誰知道擠乾沒擠乾呢?說不定裏面還有很多水分,所以它這一回通過經濟普查、公報宣布說你看現在沒水了,這是一個功能。
還有一個功能就是我想,中國現在整個經濟已經面臨一種新的狀態,不能進一步吸引外資經濟就會垮下來,最近長江三角洲都普遍發出了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發出呼籲,說現在吸引外資數量急遽下降。
在這種情況下地方政府非常非常擔心中國經濟會因為吸引外資的減少,而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困難,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造成一個中國表面上經濟非常繁榮的印象,對中國當局來講己經成為一個重要的政局。
對此中共中央宣傳部曾經有一個指示,對外宣傳要非常注重強調營造中國的良好形象,大家知道宣傳宣傳就是灌輸大家本來不想聽的東西這叫「宣傳」,在英文裏面propagandize宣傳這個詞,本身是負面的,意思就是帶點蒙人的味道。
中宣部的指示實際上反映中國當局真正的焦慮的中心,就是如果不能夠繼續把中國經濟的泡沫做的光鮮一點,打扮的漂亮一點,可能外資會撤的更多,那麼中國經濟的毛病就會越來越嚴重。
林曉旭:所以很多觀眾朋友也許以後看到和平崛起,各種propagandize的時候,還是需要從新思考一下。因為時間關係,我們今天就只能談到這兒,謝謝程先生。各位觀眾感謝您收看這一期的《熱點互動》節目,我們下一期節目再見。
(據新唐人電視台《熱點互動》節目錄音整理1/12/2006 10:36:11 AM)(//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