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8日訊】台灣行政院主計處本週一(9月5日)公布了8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結果較去年同期漲了3.56%。3.56%不算太高,但對近兩、三年物價下跌的台灣來說,是近7年來的單月新高。累計1至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則較去年同期上漲2.13%,預估全年物價漲幅可能創近9年(年指數)新高。
颱風造成台灣物價上漲
8月份這一波消費者物價上漲,主要是受到7月底的海棠颱風與8月的馬莎颱風影響,帶動蔬菜價格大幅上揚49.61%、水果上漲28.07%;另外,國際原油上漲也帶動油料上漲11.71%;而政府宣布增加健保部分負擔及調漲掛號費,使醫療費也漲了8.2%。這些因素,使得長期平穩的台灣物價水準有一點古井揚波。
那麼,什麼是「物價指數」呢?它和「通貨膨脹」有什麼關係?。
衡量一般物價水準變化的指標叫「物價指數」(price index),簡單說,就是社會上一般的商品以及勞務的「平均價格水準」(是一個以消費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為了方便跨期比較,必須訂一個「基準」,然後,某一期(月、季、年)的物價指數,是指該期平均物價相對於「基期」平均物價的百分比。「基期」這個作為比較基準的物價水準,就定為100。台灣物價指數的基期目前每5年一換,現在是以民國90(2001)年為基期,所以那一年的物價指數就是100。假設某年的消費者物價指數是105,表示該年的平均消費者物價水準,和基期2001的平均物價水準一比,是2001年的1.05倍,也就是上漲了5%。
另外,針對不同的目的,會選取不同的物品範圍去計算其平均價格水準,也就產生了不同的物價指數。一般消費大眾最關心的當然就是和日常民生必需有關的「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簡稱CPI),它是衡量一般家庭平時主要消費物品價格相對變化程度的物價指數,調查的消費品和勞務包括食物類(肉類、魚介、蔬菜、水果)、衣著類(成衣)、居住類(房租、水電燃氣)、交通類(油料費、交通服務費)、醫療保健類(醫療費用)教育娛樂類(教養費用)以及雜項類(理容服務費)等7個基本分類。
會不會有「通貨膨脹」啊?
還有一個常見的物價指數是「躉售物價指數」(wholesale price index,簡稱WPI),又稱「批發物價指數」,顧名思義,就是衡量物品批發價格的物價變化,也就是企業間交易(不含同一公司內部移轉)之商品價格變動的情形。值得一提的是,雖然8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比去年同期上漲了3.56%,但躉售物價指數卻下跌了1.84%。
最後,一般社會大眾最擔心的是:物價上漲,會不會造成「通貨膨脹」(inflation)啊?
經濟學家將「通貨膨脹」定義為:一般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內,「連續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的情形,通常是以消費者物價指數(CPI)的年增率為衡量標準。一般而言,只要CPI年增率在3%以下,都是可以忍受的範圍;物價全面且持續二季漲逾3%,即有可能發生通膨危機。所以,8月份主因颱風造成的暫時性物價上漲,還不足以構成所謂的通貨膨脹現象。經建會主委胡勝正5日就表示,對於台灣未來物價平穩相當有信心。他說,8月份消費者物價是因為蔬果食物類受到颱風影響而飆漲,若扣除食物類,即使考慮石油上漲的因素在內,CPI的漲幅也只有0.76%,因此,根本不需要擔心通貨膨脹的問題。◇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