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6日訊】上週曾談到,目前全球外匯存底排名:日本第一(8,220億美元),中國第二(7,110億美元),台灣第三(2,536億美元)。外匯存底多,好像被看做是「國富民強」的指標。真是這樣嗎?
其實,這和該國是何種匯率制度有關。在一個自由市場經濟體制下,官方沒有大幅干涉外匯市場,外匯存底是自然累積,則問題不大;如果是刻意干涉匯率,造成大量外匯存底,那就有問題了。
匯率制度有兩個極端,一個叫「固定匯率制」,就是政府將本國貨幣與某一外幣或一籃外幣間的兌換率,固定在某一水準,非萬不得已,不輕易變動此水準。中國大陸就是固定匯率制的典型。另一個叫「浮動匯率制」,也就是匯率完全由外匯市場的供需決定,中央銀行不干涉。實務上,一般國家為穩定市場,中央銀行或多或少都會透過參與外匯的買賣來影響匯率水準,這叫「管理浮動匯率制」,目前多數國家包括台灣都是。
當一國採取固定匯率時(如中國),如果刻意讓匯率定得偏高(也就是外幣貴,本國幣相對便宜),這將有利出口、不利進口,進出口貿易大幅順差就會有大量外匯結餘,該國外匯存底就會節節高昇。
出口多,外匯存底多,國內產業欣欣向榮,就業增加,聽起來很好啊。其實不然,它也有很多不良的副作用,是一體兩面。首先,本國的貿易順差就是其他國的貿易逆差,這種「以鄰為壑」的作法,很可能引起國際反感而遭到報復。目前在美、歐、日等強大壓力下,中國終於在7月21日將人民幣微幅升值(也就是對美元匯率調降)2%。就在這兩天,在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訪美前,第四輪美中紡織品貿易談判紡織品談判8月30日在北京舉行。美中商業協會(U.S.-China Business Council)主席福瑞斯比(John Frisbie)就表示,美國業界關切中國廉價紡織品壓縮美國製造廠與勞工的生存空間;中國人民幣匯率目前升值幅度,還不夠真實反映幣值。
另外,匯率偏高還會促使國內的物價的上漲。一方面,高匯率導致進口產品價格偏高,目前中國也是石油等原物料的進口大國,原料高漲,國內企業吃不消,不但造成國內物價調漲壓力,出口也會變成「流血輸出」(中國的出口大都是競爭品,很難漲價)。另外,大量外匯由中國人民銀行(即其中央銀行)吸收後,將釋放出等量的本國貨幣;一國的貨幣供給增加,錢在市場上周轉多,也有拉抬物價上漲的作用。
最後,更根本的問題是:出口是為了什麼呢?一個人努力工作、努力賺錢,最終目的是為了花錢(消費),過更好的日子。一個國家也一樣,出口多了,就是為了進口更多、更好的消費品。但,本國匯率刻意偏高,使本國幣值低估,同量出口所能換得的進口品就少,這在國際貿易理論中叫「貿易條件惡化」,民眾買不到便宜又好的進口貨,將不利於本國國民的整體福利水準。這就是中國外匯雖多,平民百姓卻不一定幸福的原因。所以,在一個處處管制的國家,外匯存底多又有何用?
中國經濟的問題,當然還不止於此,它還有生產過剩、銀行壞漲充斥、貧富不均、貪官污吏橫行、生態敗壞等數不盡的爛攤子。這恐怕不是簡單的人民幣升值就可以解決的。◇
font color=#ffffff>(//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