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30日報導】(中央社奧斯陸三十日路透電)任何人如果想要贏取諾貝爾和平獎,有一個秘訣:造訪挪威。
在一種混合運氣和遊說的巧合下,自一九0一年設立諾貝爾和平獎以來,有許多得獎人都是在獲獎之前訪問了這個北歐國家。今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名單將於十月七日宣布,共有一百九十九位候選人。
位於挪威首都奧斯陸的國際和平研究院院長滕內森(Stein Toennesson)說:「也許諾貝爾獎委員會的委員們會更感到高興,如果他們見到了一些人,聽到他們的談話,會有更深的印象。」
他說:「委員會是從挪威的觀點看世界,但還不到他們想有利於挪威國家利益的地步。」
僅是一九九0年,就有約一半的得獎人曾經造訪過挪威,不是領取另一種挪威獎項,就是有其他與挪威有關的更重要事情。對許多人而言,挪威是全球最高禮讚之鄉。
這就引發了一些疑問,究竟神秘的五人挪威委員會是否具有奧林匹克的超然立場,或是它的世界觀深受國內發生的事情影響──也升高了微妙的遊說風險。
偶然的造訪奧斯陸,並不能使一位名不見經傳的候選人獲得委員會青睞。俗套、炫耀式的遊說通常會遭到失敗──一九九一年一位候選人的支持者送來了四十大箱滿滿的請願書,結果無效。
在得獎前巧合的造訪挪威的候選人當中,肯亞環保人士馬阿薩伊去年年中訪問挪威領取另一座獎項,隨後又獲得了去年的和平獎。
同樣的,伊朗女律師艾巴迪在二00一年造訪挪威領取挪威人權獎的兩年後,於二00三年獲得諾貝爾和平獎。自一九九0年以來,造訪挪威領取挪威人權獎的四位得主,也都獲得諾貝爾和平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