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清芳台北三日電)接連傳出生鮮水產驗出致癌的孔雀綠藥劑,民眾又開始憂心食用海鮮的安全性。專家挑海鮮有竅門,建議有來源保證的漁貨最好,產量有限卻大量供應的水產品不要買,不吃內臟、魚皮、蝦頭、卵黃等,拒絕吃進環境毒素。
新光醫院腎臟科醫師江守山愛吃魚,不光是講究鮮 美,更講究來源及品質,甚至自己開起網路魚舖,只賣 逐批檢驗合格的漁貨,他將多處漁港販賣的海魚檢驗三十二種抗生素、六種重金屬、多氯聯苯、戴奧辛,結果近九成以上的魚都不及格。
江守山說,市售漁貨有相當高比例來自中國大陸, 為了克服鮮度問題,可能會使用福馬林,又為了賣相好 ,可能會用工業漂白劑「吊白塊」或以皂黃染色,又可能怕魚蝦生病,使用氯黴素或孔雀綠,再加上養殖場或水域可能有汞、鎘遭重金屬污染。
他指出,某些生鮮水產有季節性,產量也有限,為了大量供應,養殖過程勢必有更高可能使用添加物,例如大閘蟹即是一例,這類水產品最好不買或少吃。
台北醫學大學公共衛生研究所長韓柏檉則表示,位在食物鏈上端的大型魚,如旗魚、鮪魚、鯊魚、大青花魚等,透過食物鏈、生物濃縮及放大作用,容易累積重金屬、戴奧辛、多氯聯苯等環境毒素;部分的水產品則特別容易累積某些污染物,例如牡蠣特別容易累積銅、鋅而變成綠牡蠣。
韓柏檉說,為了分散風險,民眾應該多選擇不同種類、不同產地的漁貨,不吃易累積毒素的卵黃、蝦頭或富含油脂的魚皮及內臟。
目前台灣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結合地方漁會,推動有「身分證」、品質掛保證的魚。江守山說,民眾在購買水產品時,要找可靠的魚販,看品質來源保證比以「色」取魚更可靠;韓柏檉則認為台灣政府在發現污染的養殖場或水域,應放置告示牌具體說明污染物及其健康危害,讓資訊透明,減少民眾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