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21日訊】由中國企聯主辦的“2005中國企業500強排行榜”名單已經確定,中石化以6342億元營業額名列第一。在這份排行榜上,國家電網公司、中石油、中移動和工商銀行等國有特大型企業都位居前十名。專業人士分析,與世界500強相比,除規模較小外,中國企業的500強大多數是國有企業,所在的行業則大部份是石油、電力、鋼鐵等壟斷性行業(據8月19日《第一財經日報》報導】。
中國人民大學商學院的專家稱,這份排行榜的最重要意義就是客觀反映了“中國主流企業、核心企業的動態”———筆者以為,客觀反映甚麼主流企業的動態不動態倒在其次,更為重要的是,這份排行榜客觀、深刻地反映了中國公眾的“低市場舒適度”,形象、生動地見證了中國消費者的“市場鬱悶”。
中國企業500強壟斷行業佔大半——這意味著甚麼呢?意味著人們基本的消費活動大多置於壟斷行業的勢力範圍之下。人們的生活被壟斷行業“挾持”著,市場感覺豈能舒服,消費生活豈能不鬱悶?因為在壟斷優勢中大肆“掠奪”消費者,所以壟斷行業能夠強大,能夠佔據500強之大半;而500強壟斷獨大,正見證了中國消費者“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市場鬱悶。
杜威說,真正的民主不只是一種政治組織方式,而是一種實實在在的生活形式———同樣,真正的市場也不只是一種抽像的經濟組織方式,更是一種生活形式,存在於人們日常生活的經濟交往中,存在於油米柴鹽的消費感覺中。比如說,能夠以一種合理的價格購買到生活必需品,在付賬後享受到與價格相符的服務,在市面上能夠自由地選擇賣家,遭遇消費委屈時能夠在“以腳投票”中獲得自尊等等。
真正的市場中,作為消費者的人,能夠以錢包中的貨幣為資本,在經濟生活中找到一種主人的自控尊嚴,能夠時刻體驗著“被賣家們競相拉攏”的虛榮和快感。
而中國企業500強壟斷行業佔大半的現實顯示,我們離這種市場遠著呢!消費者的衣食住行、吃喝玩樂被各種壟斷性行業掌控著,從銀行到電信,從石油到電力,從鐵路到航空,人們被壟斷企業重重包圍。而企業在壟斷的身份下,必然會按照邊際成本等於邊際收益的利潤最大化原則將價格定在高於邊際成本的水平上,以獲取壟斷利潤——如此,企業豈能不強?如此,消費者豈能舒適,豈能不鬱悶?
市場鬱悶表現在:面對鐵道部門每到春運時霸道的漲價,趕著回家的人只能伸頭挨宰;當航空公司搞價格聯盟提高票價時,乘客除了罵幾句毫無辦法;當石化巨頭一邊藉口說油荒,一邊將油高價賣到境外時,連發改委都手足無措;當中國電信一次次以霸王條款從消費者身上“搶錢”時,消費者都被“搶”麻木了———可以說,占中國企業500強大半的那些壟斷企業,每一個毛孔裡都流著掠奪自消費者的血;每一個行業,都造就過消費者無窮的鬱悶。
也許,由壟斷行業堆積起的中國企業500強,表徵著國家財富的雄厚,表徵著一個國家的強大——可生活在其羽翼下的那一個個消費者呢,這可表徵著他們經濟生活中無窮的苦難和無盡的鬱悶啊!理性的共識是:政府的主要目的不在於使整個國家擁有儘量大的力量,而在於使國內的每一個人享有更多的福利和免遭塗炭——以此為前提,政府應該認真反思“500強壟斷獨大”這個畸形現實,並深刻體味到公眾在其下高度的“不爽”。
來源:《江南時報》
轉載自《選擇週刊》(//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