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5日訊】 何謂思考(Thinking)?在討論思維技巧的教與學問題之前,必要先對「思考」及其有關名詞與背後的理念作一清楚的認識。「思考」(thinking)是用我們的心靈去感受、學習攝取知識或理解知識。
自我發現、研究的學習需要思考,而讀和聽的學習也一樣需要思考,只是思考的方式不同而已;有學者從思考的根源去為思考作定義,認為思考是大腦在面對刺激時所進行的一連串活動;而刺激主要來自五官六感,包括視(sight)、聽(sound)、嗅(smell)、味(taste)、觸(touch)、及發自內心的感覺(feel)。簡單來說,當個體在接收到任何訊息時,個別獨立的訊息會被處理,帶出其相關性及當中的意義,在這個處理訊息的過程中,個體處於思考狀態。
英國學者荻傍諾(de Bono)在《思考教學》(Teaching thinking)一書中針對目的而對思考加以詮釋,指出:「思考是達成某特定目標從事的慎密之經驗的探索,所謂目標包含了解、做決定、解決問題、計劃、判斷、採取行動等等。」
綜合各家的立論,張本人嘗試對思考作出以下的定義:
「思考是個體運用智力以現有知識經驗為經,眼前資訊為緯,從事問題解決或新知探究的過程。」
思考以知覺(perception) 為第一步,包括對需要、資訊及經驗的知覺,前者為引發思考的根源,意謂個體感受到某特殊需要而觸動思考,例如發現問題,從而尋求解決方法;因此,思考是一個目標導向的活動或過程。至於後者,則為思考過程中所需的材料。思考能否有效運作取決於已有經驗及眼前資訊的多寡。張指出,全無或全有的資訊情境會令思考難以產生,反之,個體常因經驗不足或資訊不全而啟動思考以彌補當中的缺漏。
波爾博士在其有關英國的研究報告中所提出之結論:「工作的本質正在轉變,它與人腦的關係變得越來越密切,充滿價值,而且不可預測。有技巧的腦力激發取代了傳統的體力要求,無需技巧和低技術的工作正在快速的消失中。」
透過邏輯思考,嘗試著在「創意的生活」中多一些未來的想像:
一、描述四年後的工作情形。
二、描述五年後的個人情況。
三、描述2007年自己會有什麼興趣、慾望及期許。
四、描述2010年世界可能的趨勢。
五、描述2012年網路世界可能的生活方式。
六、描述2015年能源的問題引發世界經濟的可能影響。
史懷哲曾說:「當潮水退時,底層的東西會留在海灘上,而表面的東西會隨波逐流。」堅信耕耘者必有收穫,「要怎麼收穫,先怎麼栽!」
國學大師南懷瑾說:「『存想』是屬於鍛鍊精神的法門,『精思』是屬於運用『思維』而達到最高『智慧』成就的狀態。」如何透過思考,思考「精思入神」的境界,想必是現代人最需要思考的課題。
在我精研即將彙整的一本書「成就願景的八句箴言」裡,將思考(Thinking)列為是成就願景(vision)的第一關鍵:
用80%的頭腦思考計劃;
用20%的頭腦執行計劃。
我們如果能培養成功的思考,就會成功。我認為一個人要培養七種成功的思考邏輯:
一、「主動積極」(Be proactive)
二、「先思考前因後果」(Begin with the end in mind)
三、「優先順序的設定」( Put first things first)
四、「雙贏」(Think Win-win)
五、「先了解別人,再尋求他人的諒解」( Seek first to understand, then to be understood)
六、「一加一大於二」(Synergies)
七、「不斷的磨練」(Sharpen the saw)
從以上所言,我們可以更加透徹到「思考」的內涵與精義,如何思考,如何『精思』是屬於運用『思維』而達到最高『智慧』成就的狀態。」如何透過思考看清未來的趨勢,掌握人生的方向,這些課題需要思考的訓練與技術,以及資料的蒐集與判斷,透過分析才能掌握一個大格局的未來人生。(//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