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9月1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白樺2005年9月1日莫斯科報導)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的一個主要遺產是,在蘇聯的積極幫助下,共產黨在中國內戰中奪取政權,因此改變了世界地緣政治格局。中國和蘇聯的關係經歷了50年代的盟友時期,以及60,70年代的交惡和武裝衝突。兩國關係直到上個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才逐步恢復正常。
二次大戰結束後半個世紀的時間裏,蘇俄在亞洲地區的對外政策也隨著中蘇關係的起伏變動而不斷變化。
*斯大林曾承諾支持將介石*
1945年,日本宣佈投降,二次大戰結束之際,蘇聯同蔣介石領導下的中國政府立刻簽訂了著名的《中蘇友好同盟條約》。當時的蘇聯領導人斯大林承諾,蘇聯將會竭盡全力支持和幫助中國實現蔣介石領導下的中國統一。蘇聯還承認國民黨政府是唯一合法的中國政府,蘇聯在各個領域的支持和援助都將僅提供給當時的國民黨政府。
但儘管如此,隨著國際局勢的變化,1945年之後,蘇聯一方面通過外交手段竭力限制美國當時在中國的影響,另一方面,蘇聯也採取各種不同方式對中國共產黨大規模提供幫助。在蘇聯軍隊的協助和配合下,中國共產黨迅速奪取當時中國最發達富裕的東北地區。
蘇聯漢學家都認為,沒有蘇聯的幫助,很難說共產黨能在中國內戰中獲勝奪取政權。但蘇俄的一些研究資料特別注意到,中國大陸的官方宣傳有意降低蘇聯在中國內戰中所發揮的關鍵性作用。
*中蘇同盟對抗西方付出代價*
中共奪取政權之後,立刻同蘇聯結成同盟,在冷戰中對抗以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不過雙方也為此付出了不同的代價。
對於中蘇關係惡化,俄羅斯學術界存在著各種不同的研究結果,至今觀點無法完全統一。俄羅斯遠東研究所所長米赫耶夫分析說:“在斯大林時期,毛澤東玩弄蘇聯牌,一方面想獲得蘇聯的援助,但另一方面卻沒有準備好必須接受斯大林對中國施加影響。在斯大林死後,赫魯曉夫試圖改變這種局面,因此造成中蘇關係變壞。”
俄羅斯著名漢學家傑柳辛曾經是蘇聯真理報50年代駐中國記者,他認為,斯大林的無賴行為對中蘇關係產生了主要的負面影響。傑柳辛說:“首先,斯大林認為,他是最主要的,毛澤東必須要服從他,承認他的領導。其次,斯大林還試圖讓中國人更昂貴地來支付蘇聯的援助,另外斯大林還想使新疆成為蘇聯的勢力範圍,所有這些都使中國非常不滿。”
傑柳辛說,赫魯曉夫後來試圖改變這種局面,但赫魯曉夫缺乏文化素養,這使他同毛的私人關係並不融洽。
中共建政後的主要目標,是維持政權,生存下去。而蘇聯當時已經成為超級大國。蘇聯當時的目標是提升居民生活水平,因此在50年代調整對外交政策,同美國緩和關係,創造和平局面,避免世界大戰爆發。正因為中蘇兩國當時在世界上所處在的地位不同,國際影響力不同,促使雙方國家利益不能吻合,所以決定了中蘇蜜月關係只能是臨時性的。
*意識形態無法維持同盟關係*
俄羅斯遠東研究所研究員拉林認為,光靠意識形態不足以使中蘇兩國維持長久性的同盟關係。他說:“最先近的科學技術,最先進的國家社會發展模式最終還都是掌握在冷戰中另外一個陣營,也就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陣營中。”
拉林說,中國在選擇自己的發展模式時,首先走蘇聯式的道路,在繞了很大的彎路後,中國最終選擇了西方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蘇聯在冷戰中失敗,後來同中國一樣也選擇了市場經濟道路,但蘇聯比中國覺悟得更晚,因此比中國支付了更多的代價。
在二次大戰結束後半個世紀的時間裏,蘇聯對亞洲的政策也隨著中蘇關係的起伏變化而不斷改變。在中蘇爆發武裝衝突以及後來中美逐漸恢復關係之後,蘇聯加強了在東北亞地區的軍事和政治存在。在蘇聯解體前夕,蘇聯通過同中國和韓國實現關係正常化緩解了當時東北亞地區的緊張氣氛。
俄羅斯遠東研究所所長米赫耶夫認為,現階段中國正在取代韓國和日本,成為俄羅斯在東北亞地區最大的經濟貿易夥伴。他說:“在普京時代,這或許可能是想依靠石油從經濟上致富,莫斯科比過去更加關注東北亞地區。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更加參預該地區的政治和軍事,同時更積極發展同中國的關係特別是經濟關係。”
*中俄互不信任根深蒂固*
不過分析二次大戰結束後半個世紀中蘇、中俄關係的歷史可以看出,兩國關係中互不信任的基礎仍然十分牢固。俄羅斯一名著名中國問題專家說,雖然隨著經濟實力的增強,中國在俄國人心目中的形象正在改善,但不少俄國人仍然認為中國好斗、有侵略性。
在蘇聯和俄羅斯的歷史教科書中,對中國在二次大戰中所扮演的角色幾乎只字不題。所以在二戰結束60週年之際,絕大多數俄國人甚至不知道中國曾經是反法西斯同盟中的重要一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