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6日報導】情繫敦煌─河西走廊風情系列報導(二)(中央社記者謝震南台北六日電)「情繫敦煌─兩岸文化聯誼行」參訪團首站參訪歷史悠久的天水市,在這裡積澱了為數可觀的人文景致和內涵。境內古石窟「麥積山石窟」與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崗石窟併稱中國四大石窟,以細膩精美的泥塑藝術及驚心動魄的險峻洞窟著稱於世。
台港澳三地藝文界和媒體組成的「情繫敦煌─兩岸文化聯誼行」參訪團,七月二日下午抵達甘肅省會蘭州市休息一宿,第二天就展開第一項行程,前赴隴省東南部的天水市,出席隴省各界公祭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大典。
古名「秦州」、「成紀」的天水,不僅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也是「絲綢之路」東段的一個重鎮。
事實上,由於中華人文始祖伏羲氏就是誕生於天水,因此,被稱為「羲皇故里」的天水,自然也就順理成章躍為華夏民族和中華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根據境內發掘的「大地灣遺址」證明,早在七千八百年之前,華夏祖先就在此地繁衍生息。
「天水」之名,據說得自於西漢「天河注水」的一段唯美傳說。如果從西漢武帝元鼎三年(公元前一一四年)建置「天水郡」算起,天水建城至今已有二千餘年。
天水市現轄秦州、麥積兩區及秦安、甘谷、武山、清水、張家川回族自治縣五縣,總面積一萬四千三百平方公里,人口三百四十三萬,其中,六十五萬人匯聚於城市。
悠久的歷史讓天水市積澱了為數可觀的人文景致和內涵。天水市現有二百四十五處分別屬於國家、省、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此外,還有二百二十八處旅遊景點、風景旅遊小區四十七個。
除了現存的「麥積山」、「大像山」、「水濂洞」等六處古石窟,天水市還有五十處古建築群,諸如「伏羲廟」、「興國寺」、「胡氏民居」等。
參訪行程第三天,與敦煌莫高窟、龍門石窟、雲崗石窟併稱中國四大石窟的「麥積山石窟」,以細膩精美的泥塑藝術及驚心動魄的險峻洞窟著稱於世。
自後秦時期開窟造像、創建佛寺,至今已有一千六百餘年之久「麥積山」,位於甘肅天水縣城東南約四十五公里,屬於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系,山雖僅高一百四十二公尺,不過,由於孤峰突起,狀如農家囤積麥,因而得名。
「麥積山石窟」,如今依舊完整保存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宋、元、明、清等各代洞窟一百九十四個(東西崖各五十四個、一百四十個),泥塑像,石雕像七千餘身,壁畫一千三百多平方公尺,至於泥塑類型,包括高浮塑、圓塑,粘貼塑,壁塑。
麥積山峰西南面為陡峭的崖壁,石窟就開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公尺,有的卻寬達七、八十公尺。在如此陡峻的懸崖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教塑像,即便是在其他的中國石窟群也相當罕見。
中國的著名石窟之中,自然景色以麥積山為上乘。周遭風光明媚的麥積山,疊峰層巒密布翠柏蒼松和花草。攀頂極目遠望,映入眼廉者,盡是鬱蔥一片,只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松似海,雲霧陣陣。
正由於這幅遠景近物交織羅列,構成一幅賞心悅目、心曠神怡的佳圖景,此即是「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雨」。
麥積山石窟顯著特徵之一,在於洞窟所處位置令人驚心動魄,大多開鑿在懸崖峭壁之上,逡巡往來洞窟之間,全靠架設蜿蜒曲折的凌空棧道通達。
古人曾稱讚這些工程:「峭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民間甚至流傳「砍完南山柴,修起麥積崖」,「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的俗諺。不難想像當時開鑿洞窟,修建棧道工程之艱辛。
以精美泥塑藝術享譽中外的麥積山,現存洞窟一百九十四個,其中,包括從四至十九世紀以來的歷代泥塑、石雕七千二百餘件,壁畫一千三百多平方公尺。中國歷史學家範文瀾曾譽麥積山為「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
麥積山石窟的雕像群,形體大小懸殊。大者可達十五多公尺,小者僅二十餘釐米,體現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特點,系統地反映了中國泥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
泥塑大致可以分為突出牆面的高浮塑,完全離開牆面的圓塑,粘貼在牆面上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類。其中數以千計的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而被視為;珍品。
麥積山的塑像具備兩大明顯特徵點,包括強烈的民族意識和世俗化的趨向。
除了部分早期作品之外,從北魏塑像開始,幾乎所有的佛像均呈俯首下視之姿,也都有和藹可親的神情面容。
另一方面,如果再從塑像的體型和服飾角度來觀賞,麥積山石窟的創作也逐漸在擺脫外來藝術的影響,轉而顯露出漢民族的風格特色。
麥積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別具一格的「崖閣」。在東崖泥塑大佛頭頂十五公尺高處的七佛閣,是中國典型的漢式崖閣建築,建在離地面五十公尺以上的峭壁上,開鑿於六世紀中葉。
麥積山石窟雖以泥塑為主,但也有一定數量的石雕和壁畫。
被中國官方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後,「麥積山石窟」的管理部門全新架設和修復了一千三百多公尺的凌空棧道,便利中外遊客能順利登臨所有洞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