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要和諧又要效益 深圳發展胡江一人一句

標籤:

【大紀元8月26日訊】(亞洲時報記者汪一江8月26日撰文)香港—8月26日是深圳特區成立25周年的日子。深圳作為鄧小平當年推行市場改革的試驗田,在這四份一個世紀內經歷了不少政治上的風雲變幻,當中更涉及不少中南海的政治角力。雖然深圳在市場改革方面的歷史任務可謂已然完成,但估計在未來一段時間,這個經濟特區仍屬政治敏感的地方。

深圳的政治敏感,在新華社一篇評論文章中可見一斑。文章認為,深圳應做“和諧中國”“效益中國”的先行者。杳實,“和諧中國”出自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諧社會”,而“效益中國”則跟胡錦濤前任江澤民有關。在“三個代表的發展觀”中,正好包括江澤民提出“任何地方的經濟發展都要注重提高效益”的要求。

“和諧深圳”代表社會要注重公平,“效益深圳”則以經濟發展及為大前提,兩者看似互相矛盾,但它們分別兩位中國兩位國家主席有關。但始終胡錦濤才是現任中國元首,所以“和諧深圳”始終是放於“效益深圳”之先。

由於中央對深圳提出了這樣的要求,深圳市委書記李鴻忠也不能不回應中央的意思。他在深圳的一次相關座談會的講話中,特別在最後一段加上了“和諧深圳”和“效益深圳”兩點。細看這篇講話,其班子應是費了不少心思:他的講話大綱分四點,文章末四段也提出了“四個重點”(促進人的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不斷上新臺階;使每個人都擁有充分的發展機會;提升發展的能力;提高人的文明修養)。胡錦濤被外界視為“第四代領導”,這個說法雖未獲中國官方正式肯定,但胡錦濤近日的講話,多是“以四代三”;這個現象對李鴻忠似乎也有點啟發。

另一方面,李鴻忠由其前任黃麗滿一手提拔,而黃麗滿是江澤民的前秘書,跟江澤民關係密切,因此,李鴻忠也不得不“有點表示”。在他的講話中,李鴻忠高舉了“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四次談及江澤民提出的“三個代表”,但除了最後一段臨時加了一段提及“和諧深圳”外,基本上沒有提及胡錦濤的“和諧社會”,也只有一次談及胡錦濤指示的“執政為民”。

一個有趣之處是,2004年11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曾到深圳視察,並著深圳發展“文化產業”,但今年1月中國總理溫家寶到深圳時,卻是隻字不提文化產業。在這次講話,李鴻忠又把再次提及“文化產業”四字滲入內。他說:“我們深圳要繼續鞏固和發展已經形成的金融證券、外貿、海港空港、口岸、高科技成果交易、文化產業成果交易等具有全國性功能的服務市場體系”。

深圳作為鄧小平當年推行市場改革的試驗田,在這四份一個世紀內經歷了不少政治上的風雲變幻,當中更涉及不少中南海的政治角力。鄧小平在提出設立經濟特區,試行市場經濟時,曾遭到保守派的大力反對。

由於深圳的在國內政治生態上有特殊象徵意義,不少深圳領導都跟中央領導人有關,這裏也一直成為中南海袞袞諸公的必爭之地。在趙紫陽時代出任深圳市委書記的李灝,就曾經是中國國務院副秘書長。後來江澤民上台,並鞏固了權力以後,立即就找來厲有為取李灝而代之。再之後中央懷疑深圳有“逃稅”的問題,在上繳中央款項問題上可能做了手腳,於是又在朱鎔基的安排下,以張高麗出任市委書記整頓紀律。江澤民後來又特別安排其前秘書黃麗滿出任深圳書記,至今年才把她上調廣東出任省人大主任。

提到深圳當然不能不提鄧小平南巡。在1989年六四過後,江澤民為怕開罪保守派,曾一度推行極左路線,江澤民甚至曾作出讓私人資本家“傾家蕩產”的言論。這讓鄧小平十分不滿,於是,他在1992年新年南巡,為深圳和市場改革打氣,並曾說“誰不改革誰下台”的警告。結果,江澤民在朱鎔基的協助下,改而推行市場改革路線。

值得一提的是,江澤民2004年新年期間在深圳曾待了前後12天,期間江澤民曾到一主題公園大跳民族舞,並曾唸出“生意興隆通四海,財源茂盛達三江”,被香港媒體《太陽報》評為“俗氣”。

深圳在市場改革方面的歷史任務可謂已然完成;在這25年間,深圳以年均28%的增長速度,累計創造了超過2萬億元(人民幣,下同)的GDP,累計向中央上繳了4000多億元的稅收。中央政府欲進一步把深圳成為政府行政改革的試點,但始終深圳市政府的效率是否提高成為疑問;相反,近日深圳的宣傳政策卻甚為保守,本地媒體一律報喜不報憂,輿論監督成為空話,招致外界不斷批評。估計在未來一段時間,這個經濟特區仍屬政治敏感的地方。(//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胡錦濤訪美將遇連串示威
解析胡錦濤北美之行(三):為王之道
胡錦濤九月訪加  台灣事務法案將成焦點
袁紅冰談胡錦濤訪美:中共面臨最危急時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