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3日報導】(據中廣新聞報導)8/24
⊙王崇任 (成大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痛風的發生是因體內的普林代謝異常,導致高尿酸血症,而使尿酸石沈積在關節腔內,造成關節腫脹和變形。普林是體內遺傳物質上的一種含氮物質,普林可來自於身體自行合成、身體組織的分解及富含蛋白的食物;普林經由肝臟代謝形成尿酸,最後由腎臟將尿酸排出體外。當男性每100毫升血液中的尿酸值在7毫克以上,女性在6毫克以上時,便稱為高尿酸血症。
雖然痛風歷史悠久,但在醫學上卻是由於近年來風濕病醫學及遺傳醫學的進步發展,它的治療方法也才逐漸確立,包括限制高普林食物的「膳食療法」,以及把尿酸排泄出體外或阻止尿酸合成的藥劑等,如今完全可以戰勝痛風了;又由於近年來較少使用利尿劑來治療高血壓,因此使用利尿劑導致高尿酸血症的情形,已有減少的趨勢。
近年高雄醫學大學葛應欽教授所作的原住民調查顯示,有尿酸代謝途徑HGPRT【酉每】基因的缺陷,表示先天性基因缺陷在原住民痛風患者也占有某種角色。由於現代人生活水準的提升,高普林食物攝取也增加,國人的肉類消費量有年年增加的現象,因此高尿酸血症的病人數也年年上升,而痛風病人數目也有顯著的增多,病人也有年輕化的傾向。
痛風病人以男性病人為多,年齡以40歲以上為多,惟女性好發於停經期後。第一次關節痛多發作於大腳趾,其次是腳踝及腳背關節,多見於下肢,病人常會伴隨有高血壓及腎臟方面的問題,特別是泌尿道結石,會造成腰痛及血尿的症狀。
部分痛風病人合併有心臟血管的疾病,高脂血症及糖尿病,治療方面須避免痛風發作的誘因例如攝取高普林的食物及飲酒,其他如控制肥胖維持理想體重,多喝水,按時服用降尿酸藥物等,才能控制 痛風病變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