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23日訊】「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曾經是蒙古草原的真實寫照,但是這片中國第一大牧區的草原美景已不復存在,放眼所見的是黑土灘、黃沙頭遍佈各地草原,數十億畝天然草原生態告急,而且退化形勢呈擴大趨勢。
新華網8月23日報導,由於氣候乾旱、人口增長、超載過牧、鼠蟲災害等等原因,使得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等地牧區的天然草原不斷的退化。據統計,與上世紀八十年代相比,內蒙古草原已經普遍退化,因開墾等原因草原面積縮小5800多萬畝,每畝草場的產草量下降19.3%,載畜量下降21.51%,而且下降趨勢仍在繼續。
天然草原恐成沙源地
呼倫貝爾市委負責人梁鐵成說,草原沙化已經成為呼倫貝爾的心腹大患,目前沙地總面積達87.63萬公頃,另外還有300萬公頃的潛在沙化地區,固定沙地、半固定沙地向四周迅速擴張蔓延,北部沙地與上世紀八十年代相比,活化面積增加了10倍以上。任其發展下去,這片世界上最好的草原就會成為內蒙古的又一個沙源地。
在阿勒泰山區夏季牧場放牧的一名哈薩克牧民說,在1984年以前,這裡的一片草場只有1群羊,現在有六七群羊,那時候的草牛羊根本吃不完,可現在,夏天剛過了一半,草已經沒了,草原一年不如一年了。
阿勒泰市畜牧局負責人董衍民說,與上世紀八十年代相比,阿勒泰20%到25%的草原已經退化,草原退化已經成為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
新疆畜牧廳廳長胡拜都拉.哈賽因說,新疆可利用草場面積7億畝,實際像點樣的只有5億畝,就是這5億畝,也大都不同程度退化了。
青海省農牧廳草原處負責人白鳳奎說,從公佈的數位來看,青海省70%的草原退化,但他認為青海草原已經整體退化,只是退化的程度不同而已。
西藏那曲地區農牧局副局長袁勇說,透過遙感測控分析,藏北草原退化面積已達1.8億畝,接近可利用草原的50%,現在正以每年5%的速度不斷擴大。
玉樹藏族自治州是長江、黃河、瀾滄江的發源地,該州90%的草場也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有2271.495萬畝草原退化成了”黑土灘”。目前,三江源區沙化面積仍以每年近8萬畝的速度在擴大。
<生態難民 苦不堪言
由於生態的惡化,越來越多的牧民群眾已無法在當地正常放牧,不得不背井離鄉過起”乞牧”生活,淪落成為”生態難民”。黃河源頭曲麻萊縣秋智鄉的一位牧民說,上世紀90年代,全家裡5口人,養了800多隻羊。而現在,家裡卻只有50多隻羊,生活十分困難。他說,造成今天的處境,完全是因為生態惡化,草原已不能養活更多得羊。
曲麻萊縣副縣長昂旺乙西憂心沖沖地說,由於草原退化,這個縣無法放牧的黑土灘面積達1332萬畝,占草場面積總面積的28%,每年還有100多萬畝草場沙化。從上世紀80年代至今,草原牧草產量由2000公斤/公頃跌到了800公斤/公頃,產量最低的僅有400公斤/公頃。許多當年的富裕戶都因為生態惡化變成了少畜戶或者無畜戶,墜入了貧困的深淵。@(//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