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7日訊】(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楊家岱採訪報導)由在美國的中國信息中心主辦的中文《觀察網》披露,由於經濟上和政治上的壓力,中國媒體的生存環境越來越艱難。
《觀察網》15號的一篇文章說,中國一些地方傳媒業的所得稅中,有18%撥歸宣傳部門的下設公司;這些錢被拿去炒股票、做房地產;造成巨額虧空後,宣傳部門會另行從媒體抽取資金。一些媒體不堪重負,難以為繼。
美國西東大學教授楊力宇說,中國的新聞媒體可分為兩類,當局對於這兩類媒體在政治和經濟上的控制程度不太一樣——
楊力宇:「中國的媒體呀,分為兩種不同的黨營媒體。第一種,就是中共控制得非常嚴格的,作為黨的喉舌媒體,像中央電視台、人民日報、新華社,這些可以說是黨的喉舌,這些媒體控制得非常嚴格。那第二類媒體呢,像這些小報不是那麼嚴格控制的。對於第一類的媒體我想中共中央是全力的經濟支持、經濟支援,對於這個經濟的控制大概沒有那麼嚴格;第二類媒體我想經濟上控制嚴格,政治上比較寬鬆。他們的經濟狀況怎麼樣,除了要上繳的稅以外,基本上要自負盈虧。」
楊教授說,中國沒有統計、披露報刊發行量的獨立機構,所以就有人在發行量上作假,以誤導和欺騙客戶——
楊力宇:「這個問題,在美國也有這個問題,二十幾年前就有這個問題。現在美國很上軌道了,它有專門的專責機構來調查這個發行數字;大陸根本沒有這樣的機制。」
眾所周知,中國當局一貫要求媒體與中央保持一致,這一要求給媒體造成的政治壓力,以及與此相關的報導失實,是《觀察網》所說的「黨營媒體」的其它兩個弊端。對此,楊教授說,中國當局對於媒體的作用等基本概念的理解有誤區——
楊力宇:「這個是無法克服的問題,主要是中共對於媒體的概念的問題。在民主國家,媒體是所謂第四權,媒體是有監督、批評、制衡的作用;但是特別是在今天的中國、越南這些國家,媒體是黨的喉舌,根本談不上什麼監督、批評、制衡的作用。
你像在美國,美國政府沒有報紙;可是在中國不一樣,絕大部分的媒體在中國大概超過百分之九十都是由黨控制的。所以呢,一定要跟黨保持一致的,它為了要跟中共中央保持一致,所以在報導上,不要說在言論上,言論上更沒有話說啦,但是報導上更是要扭曲。比如說“六四”以後,中國的報紙報導那是完全扭曲的。」
在哥倫比亞大學政治學者王軍濤看來,中國媒體所面臨的經濟壓力與它所面臨的政治壓力有關——
王軍濤:「如果媒體的話,在一個自由民主的社會中,它是由這個相互競爭的媒體大王他們來辦,這樣的話就是說,他們主要面對的壓力是面對市場,就是說要面對讀者的壓力,他們比一般產品更能面對讀者,就讀者要喜歡,那麼願意買你的,你才能夠有收入。再一個呢,這個讀者願意買了,花錢量大了,那麼廣告商才會選擇你來做廣告。
但是,中國的媒體由於在這個集權政體或者威權政體中是由政府控制,而且最大的媒體往往是由執政黨在經營,所以說就產生了《觀察網》上所登的這兩個大的弊端,也是最主要的弊端。一個就是它必須要跟中央保持一致,問題是要跟中央保持一致,這個中央常常跟人民不保持一致,這樣的話就是說人民就不願意出錢買它,不願意出錢買它呢,它就會有一個經濟上的壓力,就得需要中央來貼錢。
第二個就是,它的文章經常在報導中要跟中央保持一致呢,所以在文章中就會失實;還有一個它為了掩飾一些東西,那這些東西更是就是要做一些跟事實南轅北轍的報導,那麼這樣影響了它的信譽,讀者可能就更不願意買。
但是我覺得在一個集權和威權體制中呢,儘管這個黨營媒體它在政治上要與中央保持一致,實際上的大部分內容是讀者很討厭,或者不喜歡或者不關心的。但是呢它還是能有一定的發行量,甚至還有一定讀者的閱讀面,主要就是因為這個共產黨執政黨用另外一種方式來彌補這兩點的不足,那就是說不許別的媒體能夠成功的和它競爭。」
據《觀察網》披露,中國一些媒體由於經營困難,面臨裁員和版面減縮;預計下半年將有許多報刊倒閉。
(據自由亞洲電臺錄音整理)(//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