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曹長青:從施壓馬國看中共心虛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8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辛菲採訪報導 )近期,中共當局施壓馬來西亞政府禁止大紀元發行,企圖在海外封殺自由媒體。自制定反分裂法後,又利用朱成虎拋出核武威脅論,利用唐淳風散佈中日之間有可能在今年內爆發軍事衝突的口風。就中共的軍事叫囂和封殺自由媒體的系列動作,大紀元記者辛菲採訪了著名旅美政論家曹長青先生。

中共背後指揮 馬國毫無尊嚴

記者:曹先生,您好。馬來西亞政府自今年 6月2 日起數度扣押並禁止大紀元報紙在馬來西亞發行,不知您對此事如何看?

曹長青先生:當然主要因為馬來西亞不是一個民主國家,這樣的國家一定是沒有新聞自由的。馬來西亞的總統自稱是人民的父親。凡是國家領導人給人民當父親的,肯定是獨裁者。像北韓的金正日,古巴的卡斯特羅,還有已死的阿拉法特,都是這樣做的,他們都是獨裁者。

大紀元在世界幾十個地方自由發行,在一些非民主的國家也沒有封鎖,馬來西亞實在是做得太過分,它可能是屈從於中國政府的壓力。

記者:馬來西亞政府聲稱大紀元報導不中立,與馬國維持「馬中友好關係」的立場和政策不符。

曹長青先生:所謂為了「馬中關係」,明顯說明是來自中共方面的壓力。馬國為甚麼屈從這種壓力?因為這兩個政府在本性上是一樣的,都是專制政權,都是通過限制新聞自由的方式維持統治。

新聞自由,就是各種思想都可以自由出版、傳播,然後讓人民選擇。政府不可以用事先禁止的方式來阻止某一種觀點的傳播,無論你認為它正確還是錯誤。對與錯應由讀者決定,通過信息最大限度的自由流通,最後一定是虛假和錯誤的信息被淘汰,真實、準確的信息得到傳播。

馬來西亞政府跟中共一樣,也是通過事先檢查、剝奪信息出版傳播的方式來禁止新聞自由。馬來西亞如果尊重言論自由,就應該拒絕中共的壓力。

中共說不干涉他國內政,其實一直在這麼做,馬來西亞這件事就是一個例子。馬來西亞屈從於北京的壓力,等於合夥扼殺新聞自由,作為一個主權國家,一點尊嚴都沒有;因為在馬來西亞出版甚麼報紙,發行甚麼刊物,這個權利應該歸馬來西亞政府。

退黨席捲大陸 中共內心恐懼

記者:馬來西亞從印度尼西亞進口東南亞版大紀元時報,至今已有一年多,一直都沒有發生問題,最近突然受到扣押。據悉,最早被扣押的兩期報紙主要是講《九評》、和退黨的消息。

曹長青先生:這說明中共對大紀元組織的《九評》、退黨活動等構成的影響有相當的恐懼,尤其擔心馬來西亞華人將這些消息傳回中國大陸。

從這件事既可看到中共的卑劣,更可看出它的心虛。在馬來西亞這樣華人數量有限的國家,北京還要傾國家之力來施壓,剝奪大紀元出版的自由,可以看出其手段卑劣和內心的恐懼。可能主要是兩件事令中共煩惱和擔憂:

一是退黨,中共恐懼它在國內形成潮流,直接影響它的統治。僅去年,中國大陸的人民抗爭事件就有 5萬多次,平均每天140 件。當今中國人沒幾個還真正信仰共產主義,如果黨員再從形式上也退出,對中共就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另一個是中共官員來到海外被法輪功學員起訴,這會令他們非常煩惱。在美國,連江澤民都被起訴;陳至立到南非被起訴;武漢電視台台長到波士頓也被起訴……這會使中共很難辦,很難堪,當然也會很憤怒。憤怒的背後是恐懼。因為哪一個官員能保證到西方國家不被起訴呢?起訴後,要不要接傳票,要不要出庭,要不要答辯……面臨一系列的問題。中共官員幾乎都不敢接傳票、不敢出庭,很明顯,就是心虛,因為他們背後沒有了古拉格和軍隊。

僅僅因為這兩件事,中共可能今後還會拿出很大氣力來打壓大紀元、新唐人等敢於發出真實聲音的自由媒體。

大紀元強調道德 不求權力利益

記者:不知您對大紀元如何評價?

曹長青先生:海外很多華文媒體基本都是私營的,但很多卻屈從於共產黨的統戰,不同程度地往北京靠攏。只有大紀元、新唐人等少數媒體敢於堅定地發出真實的聲音,揭露中共的暴力和謊言。這是明顯的特色。

大紀元給人的強烈印象是,它不為在中國獲得政治權力,也不追求商業利益,而特別強調道義和道德。今後中國能不能建成一個民主而強大的國家,不僅在於結束共產專制,更在於能否重建道德的底座。今天西方的強大,尤其是美國,主要體現在道德力量上。

現今的中國,正處於道德淪喪期,因而這個時候強調道德具有非常現實的意義。大紀元高揚道德的旗幟,應該會吸引更多有良知的中國人呼應,使正義真實的聲音傳播得更廣。

打壓自由媒體 中共國際上出醜

記者:您認為馬來西亞受中共脅迫而打壓大紀元報這件事是孤立和偶然的嗎?

曹長青先生:恐怕不是偶然的。新加坡不久前也曾發生類似事件。很可能是中共有關部門有步驟地做這種事,只不過成功程度不大。全球這麼多國家只有兩個國家這麼做,很多國家可能不理睬中共的無理要求。馬來西亞和新加坡都是缺乏新聞自由的國家,新加坡一直用國家權力控制媒體,儘管有私營媒體,但政府用新聞檢查進行控制。新加坡的《聯合早報》基本變成政府的喉舌。

從新加坡到馬來西亞,中共很可能還會遊說其它國家。拿著經貿槓桿來迫使其它國家屈從於它的壓力,阻止批評中共的華人媒體上市,這個情況可能會持續。

但利用一國之力來要挾、威迫他國把一份華人報紙取締,實在是荒唐!也讓世人更看不起胡錦濤,你不是號稱幾千萬黨員、幾百萬軍隊,幾千億外匯存款嗎?怎麼還怕一份報紙?這只能表現心虛,是很丟臉的行為!當然,這個政府從來都是不要臉面的。

中共野蠻而心虛 窮途末路必不長久

記者:剛才我們談了中共企圖在全球範圍通過政治壓力與經濟利誘打壓自由媒體。另一方面,繼中共當局拋出反分裂法、朱成虎核武攻美言論後,近日商務部任職的前中國駐日大使館商務參贊唐淳風在香港表示,中日之間有可能在今年內爆發軍事衝突。您認為中共的軍事叫囂和封殺媒體這一系列動作之間有甚麼內在聯繫呢?是否可以反應出中共當前的狀態呢?

曹長青先生:中共早先制定反分裂法,用武力威脅台灣;現在又通過朱成虎發出核威脅。但這種武力叫囂根本不像一個成人的行為,而像小流氓的動作,就像街頭小痞子在那兒胡喊一頓。如果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這樣講話,立刻就得下台。如果台灣的參謀總長這麼發言,台灣的媒體早把他哄下台了。因為這像夢囈,現代的文明人誰會講這種話?

包括中共官員揚言甚麼要發生中日戰爭,也是一種夢囈。因為稍有政治常識,也不會認為現在兩國會開戰。這是毫無負責任的隨口亂說。但中國的官員們為甚麼敢這麼亂說?因為背後有個亂說的政府在支持他們嘛。這個政府根本不負責任,所以它的官員才敢亂說。

今天在西方,哪個官員敢不負責任地講話,官職就得丟。他所屬的政府也保不住他,因為政府是受人民制約的,通過選票才獲得執政權。英國有個教育大臣,僅僅一個詞發音錯誤,就被迫辭職。美國前副總統丹奎爾,把土豆的拼音多寫了一個字母,一直成為媒體嘲笑的對象。

今天中共這些官員敢亂說,就是因為中國沒有新聞自由。如果有獨立的媒體,朱成虎的講話被公開報導和評論,就會遭到全民共討之。僅這個講話他還怎麼當教授?我看應該是「叫獸」才對。他叫囂要毀滅的不光是美國人,還有中國人,西安以東的中國人要全部陪葬,這不是嚎叫的野獸是甚麼?!

這麼一個人怎麼能當上院長、教授、少將呢?在正常的國家,這樣的人得送進精神病院,因為他已有語言和現實嚴重脫節的精神症狀了,既「誇大妄想」,又有「被害妄想」。

當然本質上還是共產制度的問題,這個制度是逆淘汰。正常應該是優勝劣敗,優秀、理性、有智慧的人陞遷到更高位置。而在當今中國,恰恰是有智慧的人、正常發出聲音的人、指出中國黑暗專制的人,要受到迫害。而那些越不理性、越沒有心的人,反而越獲得更高職務。在中國位置越高,基本是人性越低的。

記者:沒有中共高層的意圖和指示,他也不敢亂說。事後,在輿論嘩然、美國施壓的情況下,中共也未對朱成虎怎麼樣。

曹長青先生:這說明是中共政府通過他向外放風。在中共體制下,不存在「個人意見」,也不允許有個人意見,只能有黨的意見。個人意見等於是挑戰黨,因而朱成虎的講話只能是反映黨和政府的聲音。

但這個聲音透露出,中共越來越心虛。對另外一個國家施壓禁報,對美國軍事叫囂,都不是強大的標誌,恰恰是無能的表現。朱的不理性叫喊,只能讓人感到你沒有力量,才會這麼瞎喊。它等於告訴世界,如果中共打台灣、美國軍事干預的話,中共享常規武器打不過美國,所以才說要用核子武器。但使用核武中共也打不過美國,因為中共僅有 20多枚僅能打到洛杉磯西海岸的長程導彈,而美國有一萬枚,其中長程六千枚。而且美國正在部署導彈攔截系統,你也許打不過來呢。即使打過來,美國有第二次打擊能力,你中共政權就不存在了。

中共現在就像黑夜中經過墓地的膽小鬼一樣,大喊大叫,好像很英勇,其實是因為恐懼和心悸,亂喊亂叫自我壯膽罷了。

如果中共真敢對日本強硬,那你就不要日本投資和貸款好了,可它絕對不敢這麼做。對美國也是這樣,如果真不怕美國的壓力,怎麼人民幣最後還是升值了呢?下個月胡錦濤要到美國訪問,你有膽量不來啊,美國仍在支持台灣,你怎麼還要來呢?說明你就是瞎喊,自我壯膽嘛。

中共為甚麼要威脅台灣,也是因為恐懼,因為台灣的民主像面鏡子,照出了中共專制的醜陋。中共為甚麼恨美國?因為美國是自由世界的標桿,中共是專制國家的首領,代表世界的兩極嘛。因而美國把中共視為主要對手,制約它,不讓它軍事擴張。中共則把美國當作主要敵人,防止自由的價值進入中國。

胡錦濤上台後,所有行為都更左,假強硬,還沒有毛澤東、鄧小平那點自信。這說明中國的領導人是一代不如一代。面對世界的民主潮流,他們只會越來越膽怯,越來越恐懼。連阿富汗、伊拉克都民主選舉了,連中國周邊的甚麼哈薩克斯坦等都在政治變革,他們能不恐懼嗎?那種經過墓地般的驚惶、膽怯和心悸,是可以想像的,其實他們也是滿可憐的。(//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曹長青:在美國有多少中共特務?
曹長青:祝美國生日快樂!
曹長青:倫敦大爆炸激勵全球反恐
曹長青﹕歐洲為什麼走向衰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