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由來
范(fan4)姓出自祁姓,是陶唐的後裔,以地名為氏。《唐書‧宰相世系表》載:范氏出自祁姓,帝堯裔孫劉累之後,在周唐杜氏。周宣王時,大夫杜伯無辜被殺,他有個兒子叫隰權,逃往晉國,被任命為士師(法官)。他的兒子士蒍,以官為姓,子孫稱為士氏。士蒍的孫子士會,擔任晉國上軍主將。公元前593年,因戰功升為中軍元帥,執掌國政。士會先得封邑隨(今山西介休),後來又提到封邑范(在今河南范縣),所以又稱隨會、范會,他的子孫後來分為士氏、范氏、隨氏三支。兒子燮以范為氏,稱為范權。曾任中軍副帥,謚號范子文。燮的兒子范丐在晉平公時爭權中失敗,被趙氏、荀氏、韓氏等公卿趕出晉國。他的後代子孫遂以其先人士會曾食采於范邑,便以邑為氏。又據《通志‧氏族略》載:「范氏,帝堯裔孫劉累之後,伊祁姓。自虞上為陶唐氏,夏為御龍氏,商為豕韋氏,周為唐杜氏。周衰奔晉,為范氏。」因此,史家也不認為,范氏出自劉姓,始祖為劉累。
姓氏分佈
西周成王時,遷於杜。公元4世紀中葉,范氏遷入魏。西漢以前范氏部份人遷至南方。漢代至南北朝時期,范氏分佈更為廣泛。據范氏族譜記載,唐僖宗乾符元年,由於中原戰亂,河內人范坤舉家18口徙居浙江杭州,後移江蘇南京,再徙福建寧化黃竹徑,是為范氏入閩始祖。至宋代,范氏稱盛於福建,人才濟濟。此後,范氏除在閩南一帶發展繁衍外,又分出廣東海陽、嘉應、梅州、大埔、長樂、陸豐、饒平等支派。
范氏這一顯族著姓,在明代以來陸續遷台的范氏幾乎遍及全省各地,不過,居住最多的是新竹縣。在台灣范姓為台灣的第四十八大姓。在明清之際遷台最早的一個叫範文華的人,他在明末永歷年間最先移台開基於現在的台南鹽水鎮舊營裡。清康熙六十年(公元1662年)有叫范光儒的人從廣東移到台灣下水港定居等等。有的進而遷至海外。宋代以前的范氏名人,大都出自今河南。
姓氏名人
范蠡: 即陶朱公。字少伯,春秋末楚國宛人,越國大夫。與宛令文種為友,隨種入越事越王允常。勾踐繼立,用為謀臣。越為吳所敗,文種守國,蠡乞成於吳,且隨勾踐為臣僕於吳三年。發既歸,與文種戮力圖強。勾踐十五年,破吳都。二十二年越圍吳,三年而滅吳,擢上將軍。蠡以大名之下難以久居,且勾踐為人可與共患難與處安。相傳易名鴟夷子皮赴齊,治產獲千萬,復散財以去。旋入宋,止於陶,自稱陶朱公。經商成巨富,卒於陶。著《范蠡》,已佚。
范增:居剿(今安徽桐城南)人。善計謀。秦末農民戰爭時,曾勸項梁立楚王族後裔為楚懷王。公元前207年,秦軍圍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楚懷王命宋義、項羽救趙,他為末將。後歸項羽,為其主要謀士,被尊為亞父。曾屢勸項羽殺劉邦,羽不聽,反中劉邦反間計,削其權力,憤而離去,病死於途國。劉邦嚐言:「項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為我擒也。」
范寧:東晉經學家。推崇儒學,撰有《春秋谷梁傳集解》12卷,是今存最早的《谷梁傳》註解,被後人收入流傳最廣的《十三經註疏》中。
范曄:南朝宋史學家,曾任尚書吏部郎。曾刪取各家《後漢書》製作,著《後漢書》,成紀傳80卷。
范仲淹:字希文,蘇州吳縣(今江蘇蘇州)人。北宋大臣、文學家、政治家,真宗大中祥符八年進士。歷秘閣校理、右司諫、權知開封府。仁宗景祐三年,上《百官圖》論用人是非,忤呂夷簡,出知饒、潤、越三州。康定元年,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改環慶路經略安撫、緣邊招討使,守邊數年,負防禦西復重任。慶歷三年,入為樞密副使,進參知政事。上十事疏,推行新政,為夏竦等中傷。罷政。官終戶部侍郎、知青州。卒謚文正。工詩文及詞,晚年所作《岳陽樓記》,有「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之語,為世所傳誦。有《範文正公集》。
范寬:北宋傑出畫家,與關全、李成形成了五代、北宋間北方山水畫的三個主要流派。 @(//www.dajiyuan.com)
百家姓溯源:范
人氣 12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