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9日報導】(中央社台北九日電)據報導,中國十三億人口中,有百分之四十八點九的居民有病不就醫,百分之二十九點六該住院的不住院;許多人抱怨看病難又貴,只好強忍病痛。
中國經濟網今天在報導中引述統計資料指出,目前大陸有二百三十萬位合格醫生,按人口資源分配,平均每六百人有一位,和美國的每五百人配備一名醫生的比率不算太差。
問題在醫療資源的分配嚴重失調,有百分之八十的合格醫師分布在大都市裡,其中的百分之八十又集中在大醫院裡,造成偏遠地區和廣大農村的居民要長途跋涉到城市裡就醫。
另外,大陸的醫療保險不發達,民眾看病必須自付高達百分之六十的費用。從一九九八年到二零零三年,平均每次門診費和住院費分別上漲了百分之五十七點五和七十六點一,遠遠超過收入的增長速度,使得民眾看病負擔更重,自然降低就診意願。
在這種因為醫療資源分配不足、看病負擔又重的情況下,迫使很多人生病時採取最保守應對方法:能拖就拖。但等到病情嚴重了,也可能因為負擔不起住院費而得不到有效的治療,最終只能等死。
報導表示,要解決這些問題,醫界認為應該改善現有醫師是單位資本的觀念,明文規定醫學院畢業取得合格証照的醫生,應到大陸全國各地多點看診,累積到相當的行醫時間和經驗後,才能到大醫院駐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