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文研究白蟻能源機制 試圖減少依賴石油

標籤:

【大紀元7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八日電)華裔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朱隸文今早進行專題演講時指出,能源危機日漸迫切,人類正利用各種生物技術試圖找尋新能源,他的實驗室正在研究白蟻和體內寄生物間產生能量的關係,設法提升能源產生的效率,逐步減少依賴石油。

朱隸文應教育部、國科會與中華民國物理學會主辦的台灣物理年「諾貝爾物理高峰會」的邀請,今早在台北中正紀念堂發表「能源危機的生物解決方案」專題演講。

朱棣文指出,石油開採愈來愈多,但存量愈來愈少,主要國家採用核能產生能源來發電,但核廢料的處理令人頭痛,其他發電方式如太陽能和風力則有經濟效益的顧慮。因此未來能源發展需依靠生物能源,靠自製的基因改造燃油發電,不再依賴外國供應燃油。

朱隸文表示,生物能源的燃油不但不會污染環境,更由於生物不斷生長循環,可提供人類源源不絕的能源來源,他舉例,不少國家利用玉米、甘蔗、雜草等產生能源,例如巴西使用甘蔗提煉乙醇 (酒精) 供汽車使用,美國也在用玉米提煉能源,而且摘取這些經濟作物後的所剩下的梗、葉也有很大的用處。

不過朱隸文所領導的加州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正在研究白蟻和牠胃部內微生物間的關係,因為白蟻製造出本身所需能量外,還有多餘能量提供給體內的微生物,微生物為白蟻將纖維素變成能量,因此這兩者形成非常重要的共生關係。

從這個共生關係獲得靈感,朱隸文希望能製造出新一代微生物,這種微生物經基因改造可以製造較自身需要還更多的酒精或燃油,希望促進分解纖維素效率較高的微生物存活,效率較低者則被淘汰,一步一步製造出能有效生產氫和酒精的微生物。

朱棣文現年57歲,1976年於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取得物理博士學位;1987年至史丹佛大學任教,並於1993年獲選美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獲選中央研究院院士,在1997年以雷射捕獲冷卻原子而榮獲諾貝爾物理學獎。

他在2004年8月正式接任勞倫斯柏克萊國家實驗室(Lawrence Berkeley National Laboratory;LBNL)第六任主任一職,這個執行多項自然科學領域的大型研究計畫的實驗室至今已經培育出多位諾貝爾獎得主,管理分配高達五億多美元的年度研究經費,與四千名工作人員,朱棣文為美國能源部下屬各國家實驗室中第一位華裔高階主管。

相關新聞
臺外交部:爭取國際能源供應台灣
基地組織高層成員在沙特被擊斃
印尼節約能源  要公務員多騎單車上班
黃營杉:將帶頭穿短袖 以身作則節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