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治國:不惜一切代價!?

黨治國

標籤:

【大紀元7月3日訊】近世中國對時代變遷最有影響的一種說法,準確地說,對歷史犯下最大罪惡的一句話,莫過於“不惜一切代價”了。這句話雖然經常出自各級領導之口,卻一點沒有染上老生常談的暮氣,總是那樣地斬釘截鐵,那樣地橫行無忌——然而不幸的是,這卻是不折不扣的亡國之音。

我的老家韓城和山西一河之隔。1949年前每個鎮都有山西人做生意,“無‘山’不成鎮”,是對善於經商的山西人的肯定。也有諷刺的蔑稱 :“九毛九”。說的是一個山西人掉到河裏,乞求別人救他一命,報酬從1毛錢一點點往上加,直到腦袋已沈入水面以下,還伸出一個勾起來的食指轉上一轉,通過手勢還價:“九毛九幹不幹?”這位山西老鄉可謂“不惜一切代價”地保護自己的錢袋子,但生命既已喪失,錢袋子對他又有什麽用?

不惜誰的一切代價?

山西老鄉不惜金錢以外的“一切代價”,爲保護錢袋子而喪失了生命。但除了自己的家人以外,他並沒有損害別人。可怕的是現代流行的“不惜一切代價”,僅僅是不惜別人的一切代價。權力所及的範圍無不受到損害。至於“不惜一切代價”的炮製者們,則是“鐵公雞一毛不拔”,堅決不付出任何一點代價。

1960年我在西安認識了父親的朋友張致遠先生。他曾任國民黨軍隊的團長,和共產黨軍隊作過戰。他告訴我共產黨軍隊的“人海戰術”:進攻時驅趕著大批赤手空拳的老百姓冒著對方的炮火向前擁,可憐有些婦女竟用鍋蓋做盾牌,頂在頭上擋子彈。國民黨的軍隊先是用步槍射擊、機槍掃射,眼看著男女老少一片片倒下去。後來實在不忍心繼續屠殺下去,有的士兵竟至于雙手發軟,停止了射擊。於是藏在老百姓後面手執武器的共產黨軍隊就一躍而起,突破國民黨軍隊的防線。最先聽到時我感到驚心動魄,簡直難以相信;後來越是有了經歷,我就越是相信。因爲凡是出自“革命”官方的“不惜一切代價”,不惜的無不是老百姓的幸福、自由和生命,至於“領導”和官員,不但從不付出任何代價,還能通過使別人付出一切代價,而使自己升官發財。

爲了奪取戰爭勝利而“不惜”的“一切代價”是千百萬老百姓的生命和財産。爲了土改勝利“不惜”的“一切代價”,除了地主的土地、財産和一些人的生命,還有某些原本和諧的社會關係,例如某些佃戶和地主的關係以及鄰里之間的關係等等。爲了農業合作化“不惜”的“一切代價”,除了富農、上中農的農業生産資料、生産經驗和積極性,更有雖不健全,但已在華夏大地上紮根數千年的土地私有制。而對土地私有制的破壞,將使中華民族的歷史付出停滯、倒退上百年的代價。對工商業的“改造”,正是建立在消滅土地私有制的基礎上,爲它“不惜”的“一切代價”,除了私人所有的全部工商業資産,還有民族工商業管理經營能力的萎縮,以及對於流傳下來的市場經濟誠信規則的根本破壞。反右派運動“不惜”的“一切代價”除了552877名知識份子的家破人亡和半生苦難,更有後來的大躍進和接踵而來餓死幾千萬人的“三年經濟困難”;更根本的則是從此否定了憲法規定的公民的言論、出版、通信自由,使中國從展現了民主希望的共和國淪爲愈陷愈深的極權社會。爲了維護“三面紅旗”(大躍進、總路線、人民公社)而“不惜”的“一切代價”,是餓死了幾千萬人。爲了發動“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並將其“堅持到底”,“不惜”的“一切代價”是十年浩劫和千百萬人的痛苦死亡,“全面專政”的後果至今仍在毒害著我們的人民和民族。六四鎮壓和迫害法輪功都是“不惜一切代價”的,它們的惡果無法計算,它們的陰影長期地籠罩著中國的人民和政府,使我們至今邁不開政體改革的步伐,看不到政治文明的希望。

“不惜一切代價”的必然結果

歷史上有許多“不惜一切代價”的例子。最近風靡大陸的電視劇《漢武大帝》的主角劉徹先生,當皇帝的50多年中,“不惜一切代價”地窮兵黷武、擴疆拓土,結果使中國的人口減少了一多半。那時的中國是地廣人稀,犧牲不足而爭奪有餘,荒誕悖謬,莫此爲甚。擴張侵略是人的原罪的組成部分。自己沒有了擴張的實力、勇氣和精神,就回過頭來借助古人以意淫。把劉徹算作我們的“祖先”還說得過去,成吉斯汗、玄燁(康熙)、弘曆(乾隆)不但不是我們的祖先,而且是我們祖先的奴役者和屠殺者,竟也可以成爲某些中國人意淫的道具。其實劉徹先生遠不及他的後代渾蛋。如果說漢武帝有什麽“雄風”,絕不是他的擴張侵略,而是他晚年對自己一生“不惜一切代價”地進行擴張侵略的反思和檢討。一個手握最高權力的統治者,在統治的危機尚未出現時,能主動反思並認真糾正自己的錯誤,這在古今中外的歷史上都是十分罕見因而是難能可貴的。可歎他的不肖子孫們卻不識漢武帝真正的雄風所在,反而一味去歌頌他的錯誤,這是怎樣的弱智,又是何等的孱頭啊!

朝鮮半島一直是中國皇權一統揮之不去的情結;一旦國力強盛,即生侵伐高麗的衝動。幾千年來,這種侵略戰爭給中國和朝鮮人民帶來無窮災難,也導致一些侵略政權的衰敗滅亡。以機械唯物論的眼光看來,有著數千萬人口的中國征服只有數十萬人口的高麗,無異于泰山壓卵。然而隋文帝楊堅以百萬之衆侵伐高麗,徒然勞師靡財。隋煬帝楊廣開永濟渠,名曰禦河,用以運糧大舉侵伐高麗,耗盡天下人力而肇始亡國之禍。西元612年(大業八年),楊廣率軍113萬,號稱200萬,侵伐高麗,結果九軍並陷。次年再征,山東漸亂。再次年三征,終喪天下。楊廣先生可謂“不惜一切代價”立志要“統一”朝鮮。以今揆古,其理由無非“朝鮮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自于何古?追溯到漢武帝時代,中國確實在西元前108年平定了朝鮮,設置樂浪、臨屯、玄菟、真番四郡(分別在今朝鮮平壤市南,朝鮮半島中部江陵一帶,朝鮮半島北部鹹興一帶,朝鮮半島中部漢城及其北部一帶)。但是在更加“自古”漢武帝之前,朝鮮並不是中國的一部分,而是中國之外的“東夷”。那是一個相對和諧的古代社會,孔子曾設想一旦在中國“道之不行”,他將在其弟子子路陪伴下“乘桴浮於海”的地方。唐太宗李世民也曾征伐高麗,但他沒有“不惜一切代價”,而是量力而行,見機而退。結果是“不惜一切代價”的楊廣先生自取滅亡,見機而作的李世民先生成就了貞觀之治。

既然是“不惜一切代價”,自然就包含了把自己所有的一切全都搭進去,直至亡國滅種的。這種說法和作法,難道不是包含了極大的凶兆嗎?所以我認爲“不惜一切代價”乃亡國之音,倘不是亡國之禍已經在敲門,是萬萬不可輕言的。

“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不惜一切代價”之所以滿含凶兆,終成亡國之音,可以從《孫子兵法》上的“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得到證明。

一支一百人的部隊被敵軍一萬人的部隊包圍。這一百人的部隊就是“小敵”,而一萬人的對方就是“大敵”。這一百人的“小敵”立誓要“不惜一切代價”地堅守陣地,提出“人在陣地在,人亡陣地亡”這樣豪氣沖天的口號。而他們所能付出的“一切代價”無非是他們的生命和陣地。其結果自不待言,必成大敵之擒,陣地丟失,人則陣亡或被俘。不論看來多麽強大的人爲力量,它的“一切”都是十分有限的,絕不可能取之不盡或永世長存。馬克思早就說過,“人們只能提出自己能夠解決的任務。”完成既定任務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只有在小於自己擁有的“一切”時才是可行的。如果必須付出的代價大於自己擁有的資源,還要堅持“不惜一切代價”地蠻幹,就是自取滅亡的蠢行。

而我們真正的敵人並不是我們與之作對的人,而是我們自己的局限和錯誤。最大的敵人乃是導致我們徹底敗亡的我們自己的錯誤。我們的小錯誤是我們的“小敵”,導致我們敗亡的大錯誤是我們的“大敵”。但我們的“大敵”並不是猝然出現,一朝形成的,而是由一個個“小敵”集合而成的。最初,那對我們虎視眈眈並終將導致我們最後滅亡的“大敵”,不過是一個魔影,一個資訊,一個未來的結局,一個歷史的必然,尚不是可見的事實和客觀的存在。但它確實是“睡在我們身邊”的“大敵”。它伺機從一個魔影變成具有毀滅力量的鐵老虎。它的基本戰術就是“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擒獲一個又一個“小敵”即小錯誤,使之積累成可以致我們死命的“大敵”即大錯誤。

縱觀毛澤東一生通過一個又一個的運動犯下的錯誤,我們發現,後邊的所有運動都是爲了維護前面的錯誤。毛澤東一生所有錯誤的總和,才是對其名譽、功業造成最大損害的他的最大敵人。對於毛澤東的個別錯誤而言,不過“小敵”而已。但是堅持每一個小錯誤,也就是“小敵之堅”,必成“大敵之擒”,一個個地加入到了毛澤東總的錯誤行列,從而摧毀了他的人格和正面歷史形象。

爲了掩蓋前面的錯誤,必須動員更大的力量,消耗更多的資源。如此循環往復,所需的代價起來越大。直到有一天,所需的代價超過了自己擁有的“一切”,那時“不惜一切代價”的意思就變成了“不惜自取滅亡”了。歷史和現實中,這樣的例子真是不勝枚舉。

“要算政治帳,不要算經濟帳”,曾經是掩蓋錯誤所造成損失的藉口。一旦當政治帳竟也怎麽算怎麽虧的時候,就有了“不惜一切代價”這種極端的表述和極端的行爲準則。俗話說:“蝨子多了不咬,帳多了不憂。”但這是一種對生活絕望的態度,是一種“打爛仗”的混世態度,是一種對己對人極端不負責任的態度。“不惜一切代價”正是這樣一種絕望的、混世的、不負責任的態度。有一句諺語說:“寧要敵人的批評,也不要朋友的恭維。”敵人的批評是在幫助你清除自己的“小敵”,朋友的恭維卻使你的“小敵”加入你的“大敵”行列,最後致你於死命。

批評與自我批評是戰勝自身的法寶,也曾是共產黨的“三大作風”之一。曾幾何時,這個法寶變質爲“表揚與自我表揚”。後者不過滑稽可笑而已,可怕的卻是把一切剴切的批評都誣爲“攻擊”,把一切求實的願望都視爲“敵對勢力”,必欲盡除之而後快。“不惜一切代價”的大旗所蓋,儘是錯誤和罪惡;矛頭所指,無非正確與真理。對於當權者“不惜一切代價”地堅持錯誤的頑固態度,黨內外、體制內外、海內外一切真正愛國的華人未免悲觀失望。然而兵法又云:“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積重難返,如今正是“重返”之時;積非勝是,如今正是“求是”之日。“不惜一切代價”的偏狹思路和乖張行爲鑽進牛角尖而面臨絕境,安知非福,安知不正是不惜抛棄致命的自負,抛棄已往的錯誤、抛棄虛僞的面子、抛棄固執的偏見、抛棄千夫所指的特權,抛棄混帳的“不惜一切代價”的時候?

噫,吾人不自憂而徒抱百世之憂,不自愁而空懷萬世之愁,意在斯乎,意在斯乎!

2005-4-20

--轉載自《觀察》網站(//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黨治國:消滅缺德的GDP增長
【特稿】前學生起訴神韻和飛天的幕後真相
韋拓:從下滑到坍塌 國足告別世界盃之路
林一山:被歷史選中的上一代香港人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