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3日訊】今年5月底,中國銀監會正式下達“不同意建立重慶就業銀行”的通知,終於粉碎了重慶16位民營企業家做了兩年多的銀行夢。
2002年底,重慶力帆、宗申等16家民有企業商議,共同出資10億元,籌建“重慶就業銀行”,爲此成立了民營銀行研究領導小組,籌劃其事。2004年7月,領導小組正式上報計劃,經過10個月的審查,最終卻得到令人大失所望的結果。更加使人駭異的是,拒絕同意建立民營銀行的理由,據重慶市銀監局人士透露,竟是因爲發起人股東中沒有合格的境外戰略投資者。
改革開放以來,民有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受扼於資金不足的“瓶頸”,步履維艱。向國家銀行貸款既難比登天,民間集資又有違法之嫌。出路何在?成了民營企業家普遍關心的頭等大事。中國銀監會主席劉明康就曾在今年4月間表示: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已刻不容緩。
我國民間蘊藏著巨大的資金潛力,並且已經在緩解民有企業的資金困難方面發揮了有益的作用。據《參考消息*北京參考》5月30日報導,中國人民銀行日前公佈《2004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其中談到,據抽樣調查,浙江、福建、河北三省去年民間融資規模,分別達到550億元、450億元、350億元,相當於各省當年貸款增量的15—20%。《報告》承認,“民間融資具有一定的優化資源配置功能,其發展形成了與正規金融的互補效應。”而爲了更有效地配置民間資金資源,民有資本進入金融領域勢在必行。今年2月發佈的《國務院關於鼓勵支援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規定:“在加強立法、規範准入、嚴格監管、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下,允許非公有資本進入區域性股份制銀行和合作性金融機構。”這就爲民間資本進軍金融業提供了法理依據。但是,就在國務院文件公佈三個月之後,重慶就業銀行的申請卻遭到拒絕。民間資本進入金融領域何其艱難!有關報導表明,近一兩年來,有很多民營企業申請新辦銀行,並且以服務於中小企業爲主旨,但申請後就如石沈大海,沒有消息。
既然國務院的正式文件已經允許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中國人民銀行的報告肯定了民間融資同國有金融的“互補效應”,銀監會主席也認爲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刻不容緩,那麽,民辦銀行作爲集中民間資本來爲中小企業融資的最好最正規的渠道,爲什麽就得不到批准呢?
與政治權力深相勾結的壟斷經濟,其奧秘就在於,它不僅給國家創造了超經濟的壟斷利潤,而且也給壟斷勢力帶來滾滾財源。我們從今年4月14日的《國際先驅導報》發表王蕾的報導中,就可以部分地窺見問題的真相:“根據調查,目前就全國而言,企業每獲得100萬元正規金融機構貸款,其非正常的申請費用就接近4萬元。農戶和個體工商戶被尋租的境遇最爲糟糕,平均每1萬元貸款的申請費用接近600元。”“而據一位長期在信用社工作的人員向記者透露,信用社情況可能更爲嚴重,一些金融詐騙分子爲了貸‘不用還’的錢,用於賄賂銀行官員的錢數,甚至已經達到了貸款總額的30%左右。”抱著這樣一個聚寶盆,豈能容他人插手染指!近幾年金融界出現了一批又一批的腐敗分子,正是金融壟斷的必然結果。壟斷勢力個人和群體的利益是壟斷思維的物質基礎,突破金融壟斷,就要同時突破壟斷勢力的物質利益和思維方式,而要實現這種突破,就必須“鼓勵支援和引導”民有資本進入金融領域,使之成爲壟斷勢力的強大的對立面,用自己的優良的服務打破壟斷。這是十分困難的,卻也是完全可能的。
對於民間資本進入金融業的問題,去年的“一號文件”就已經提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在嚴格監管、有效防範金融風險的前提下,通過吸引社會資本和外資,積極興辦爲‘三農’服務的多種所有制的金融組織。”但似乎沒有引起金融壟斷者的注意。國務院文件發佈後,人們翹首企盼民營金融業的發展和繁榮。希望銀監會能上體國務院文件的精神,下應廣大民有企業的呼求,大力地“鼓勵支援和引導”民營金融業的發展。首先是對已經正式提出申請的企業,包括“重慶就業銀行”,在認真審查的基礎上給予指導核准,不要一味拒絕。更不要用“發起人中沒有合格的境外戰略投資者”這類可笑的藉口來搪塞,難道這些當官的人還不知道“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的思維方式,早已成了笑柄了嗎?
金融業是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要求而出現的行業,它建立在信用制度的基礎上,國家壟斷金融業在它出現的初期是有積極作用的,但它畢竟需要依靠與市場經濟相適應的信用制度才能健康發展。它的發展前途在於市場而不在於國家。完善的市場經濟需要民有的金融業,因爲只有民有的金融機構,才能更好地溶入市場經濟。所以,要完善市場經濟,發展民有金融業是必不可少的,而要發展民有金融業,就必須突破國家對金融業的壟斷。“重慶就業銀行”的申請被否定,可以說是壟斷反壟斷鬥爭在金融領域的一曲微波。在強大的壟斷勢力面前,民有企業處於劣勢是必然的。但是民有金融業是新生的力量,由於它對市場經濟所具有的重大意義,它早晚會突破壟斷,健康發展。在可以預見的將來,它未必會取代壟斷,但在市場經濟的發展和完善的過程中,它必將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甚至與國有壟斷金融相頡頏,卻是可以預期的。
2005年6月27日
--轉載自《新世紀》網站(//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