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7月13日訊】(美國之音記者:王怡茹2005年7月12日香港報導)香港民主派廣播節目主持人黃毓民由於嚴辭批評政府而在7月初被終止合同,香港民主派人士因此而批評香港政府逐步收緊言論自由。
香港民主派人士在7月初接連遭遇了兩個打擊。首先是象徵香港人爭取民主的7-1遊行只有2萬人參加,不到前兩年遊行人數的十分之一。緊接著第二天,香港商業電台宣佈終止與節目主持人黃毓民的合約。黃毓民是香港民主派的名嘴,在節目中批評港府,連他服務的電台都毫不留情。去年香港轟動輿論界的封咪事件,黃毓民也是主角之一。
黃毓民接受香港公營電台香港電台採訪的時候,批評商業電台傷害了新聞自由。黃毓民說:「我十幾年以來, 批評政府,批評權貴, 去年我付出了我應有的代價。原來我批評電台,也要承擔給人家即時終止合約的代價,那麼,你這家電台還講甚麼新聞自由,言論自由呢?」
*民主派議員抗議商台解約黃毓民*
香港11名泛民主派議員上星期到香港商業電台進行抗議。香港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劉慧卿擔心未來受到打擊的不只是媒體人物,還有香港的民主運動。
劉慧卿說:「上幾個星期,我們看到曾蔭權給中央欽點作行政長官的時候,有報紙寫了,中央給他三個任務,第一就是處理講台,二是處理廉政公署,三是處理香港的民主派。所以我們很多人都是非常擔心的。你看,黃毓民現在也沒得廣播了,我們民主派的發言在報章電視是沒有報導的,所以這個問題,唉,非常麻煩。」
香港商業電台對黃毓民事件的說明是,黃毓民要求增加節目時間,但是商業電台不願意,所以決定與黃毓民提前解約。商業電台否認受到任何政治壓力。
和去年封咪事件相比,今年的黃毓民事件顯得低調很多。香港城市大學講師宋立功分析說,這是換了特首之後,香港民意趨於溫和的結果,就和7-1大遊行人數減少一樣。與其說是中央打壓香港的言論自由,不如說是港人給新政府的蜜月期。
宋立功說:「市民都是比較務實的,他願意給曾蔭權和中央時間。但是幾個月以後,可能是半年以後,大家看到曾蔭權還是不能把民主進程的時間表整理好的話,整個社會的氣氛也是會變的。」
*香港民主處於低潮期*
宋立功指出,這段時間確實是香港民主的低潮。但是在曾蔭權政府上路之後,只要中央政府和香港民意之間發生衝突,曾蔭權將無法輕易的壓制言論。
宋立功說:「曾蔭權說他的政策依歸主要是根據民意。他現在是打民意牌。要是政府有任何政治方面的錯判,政策方面的失誤,要是中央對香港有進一步的政治收緊的動作,肯定民意會有比較大的反彈,曾蔭權也要對民意做出他應有的承諾,就是要遵照民意來調整他的政策。」
儘管有人對香港民意充滿信心,但是香港輿論界對於民主派聲音逐漸消失在主要媒體仍然感到擔憂。
吳志森是目前民主派少數的媒體人之一,他陸續在明報和蘋果日報上發表評論文章。吳志森指出,黃毓民是廣受歡迎的主持人,理應為電台帶來經濟利益,節目不擴充,反而被停播,違反商業原則。
吳志森批評香港媒體管理人犬儒的看待黃毓民事件,對言論自由受到限制的現實表現得苟且麻木。他批評香港媒體喪失了傳媒監督的功能,變成宣傳機器。吳志森認為香港輿論界現在是溫水煮蛙,如果再不自覺,就將逐漸喪失言論空間。
吳志森擔心,如果連新聞工作者都麻木不仁,更何況是一般的香港市民?他們又該通過甚麼渠道來表達對政府的不滿呢?
香港評論人士崔少明7月11號在信報發表評論,他認為目前民主派處於弱勢,黃毓民貿然批評政府就像是把自己的脖子架在刀口上。崔少明認為,黃毓民即使在電台發言受到控制,也比現在沒有節目來得強。
崔少明在評論中說,曾蔭權時代不同於董建華時代。現在民意緩和加上中央政府主導大局,因此民主派只能韜光養晦。當務之急是重新訂定務實可行的民主進程和訴求,否則未來不是被孤立,就是被中央分化。
關於黃毓民的未來發展,香港東方日報7月12號報導,香港廣播處處長朱培慶表示,公營的香港電台和黃毓民未來有合作的空間。(//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