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揚:中國政府不要迷信市場經濟

李揚

標籤:

【大紀元6月9日訊】2005年5月29日,法國全民公決否決了《歐盟憲法條約》。法國做為歐洲一體化的發起國,其人民卻對歐盟首部憲法投反對票,這是個令人回味的事件。盡管歐盟和美國同屬資本主義國家,其政治理念和價值觀大同小異,但在經濟建設上卻有許多不同之處;美國強調市場經濟,強調自由貿易,強調自由競爭,但以法國為首的一些歐洲國家,更加傾向於受到控制的市場經濟,強調首先要保證社會的公平、公正,強調人文關懷的精神和理念;也就是說,法國人對市場經濟有自己的見解,認為自由競爭只是一種手段,而非不二法門。在這種情況下,法國人更加關心社會問題,而不是讓全球一體化的自由競爭了事,所以法國人對《歐盟憲法條約》說“不”是一種明智之舉。

中國政府自鄧小平起,就開始崇拜美國經濟並模仿美國經濟,只因為世界超強國家的政治實力和軍事實力,得益於其發達的經濟實力,這對中國政府的領導們產生了一種致命的誘惑,積貧積弱的中國太需要強大起來,這不僅是中國民族主義的需要,也是中國政府領導們要做大國領袖的心理需要。於是,中國的經濟改革走了一條美式道路,美國的政客們、經濟學家對中國的指點,總能得到積極的回應,中國甚至推行所謂的新自由主義經濟,即為了快速發展中國的經濟,不惜犧牲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完全忘記了國家要富強的目的是為了讓廣大群眾安居樂業。筆者反對犧牲一代中國人發展中國的經濟,要知道這種觀點是非常可怕的。

資源配置總要採取一定的方式,在現代商品經濟條件下,資源配置主要是依靠市場的調節作用實現的,這就是市場經濟。市場經濟規律是沒有道德可言的,如果這裏面還有誠信成分的話,那也是為了追求更高的利潤,馬克思在分析資本家追求利潤時的貪婪和瘋狂,就講得很清楚。如果放任市場經濟規律橫行於中國大地,那麼社會的公平、公正就不可能實現,因為市場經濟只講利潤、不講社會效益;毛澤東所擔心的“資本與權力的結合”就會出現,這也是當今之中國腐敗社會化的主要原因;而不顧後果、不計代價地攫取自然資源,雖然使中國經濟發展了,但這卻是“吃子孫飯、斷子孫糧”,會使中國喪失可持續發展的能力。有鑒於此,筆者認為要辯證唯物地正確分析市場經濟。

中國的一些高級知識分子,一些經濟學家們,仿佛被人斷了脊樑,缺乏獨立的人格和獨立的思考能力,沒有看到中國現在的市場經濟下所隱藏的社會危機;也許是因為他們首先成了富翁,從而變成資產階級的代言人,所說的許多似是而非的經濟言論蠱惑人心,誤導廣大人民群眾,而中國幼稚的媒體成了推波助瀾的幫兇。許多中國人強調美國經濟的強大在於自由競爭機制,卻有意無意的忽略了美國的社會福利保障制度,這是中國用幾十年都無法趕上的;美國對競爭失敗者的保護、照顧,以及幫助他們或其子孫再次加入競爭,提供了良好的社會環境;美國對各種弱勢群體的保護、對殘疾人的關懷是無以復加的;誇張的例子是,一些美國的強奸犯在患有性功能障礙後,福利機構為其免費提供偉哥以治療,雖然美國輿論和世界輿論對此看法不一,但這就是美國的福利保障制度,每一個美國人都能得到政府的幫助。

只看到美國的自由競爭,卻迴避美國的社會福利,有些中國的經濟學家們可謂用心良苦,筆者認為他們有點喪心病狂,“不找市長找市場”是對商人們說的,如果讓廣大基層群眾為了生存而找市場解決,那麼政府的職責和功能體現在哪里呢?!片面強調在中國進行市場經濟,讓人口世界第一的中國,進行殘酷的自由競爭,這對中國的人文精神是又一次浩劫,不亞於當年的文革對人們的精神摧殘。政府提出“道德治國”,然而中國人在自由競爭下,為了金錢與權力而奮不顧生的時候,誰還理你那“道德”啊!更何況根據中國國情,所謂市場經濟的自由競爭,不過是有錢人和有權人的遊戲而已,它與廣大基層群眾有何關系呢,只能是多次成為被害者罷了!

中國第三代政府,在推行市場經濟方面下了很大的力氣,市場經濟規律這只看不見的手,確實比政府的計劃調控更有效率,筆者也不反對私有化,筆者只是提醒政府別忘記了自己的職責,不要光讓國民的各種消費與國際接軌,輪到需要政府買單時就要求國民考慮中國國情。中國不可能成為美國,即使用一百年的時間,也不可能成為美國,成為多極世界的一極,不一定要擁有強大的軍事實力,歐盟的出現就能說明這一點。面對廣大的人口、廣闊的幅員,面對復雜的社會階層和階級鬥爭,中國應該把目光伸向並不遙遠的歐洲,那裏的政治、文化、社會更值得我們學習,一個統一的歐洲的情況比中國更復雜,可歐洲在令世人羨慕的眼神中大步前進。中國政府應該多學習歐洲的人文精神,真正做到以人為本。

──轉載自《議報》第201期 //www.chinaeweekly.com(//www.dajiyuan.com)

本文只代表作者的觀點和陳述

相關新聞
讀九評揭露中共反人類的暴行
詩:贊九評
詩:贊九評 人氣 0
李揚:中日兩國關係的冬天來臨了嗎?
週末食譜:糖醋裡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