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文集華盛頓七日專電) 美國國務院東亞助卿希爾今天指出,兩岸最近提出的立場包含了可以構成實質對話基礎的彈性,而美國政府鼓勵兩岸進行所有形式的對話,對話應在不預設前提條件的情況下進行。
他重申,中國接觸台灣反對黨之後,很重要的下一步是跟台灣民選代表展開接觸。
美國參議院外交委員會東亞及太平洋小組委員會今天下午就中國崛起對美國在安全和經濟的影響舉行聽證會。談到中國與台灣的關係時,應邀報告備詢的國務院東亞及太平洋事務局助理國務卿希爾指出,基於美國的一個中國政策、美中聯合公報和台灣關係法的承諾,美國長久以來的立場是,兩岸歧見必須以兩岸人民都能接受的方式和平解決。為達到這個目標,美國政府強烈鼓勵兩岸進行所有形式的對話。
他在答覆參議員質詢時指出,兩岸應該在不預設前提條件的情況下展開對話。
希爾也說,「我們相信,兩岸最近提出的立場中,包含了可以構成實質對話基礎的彈性。」
希爾指出,中國對台灣的策略包括武力威脅和提供經濟誘因兩部份。他說,「中華人民共和國對台灣的策略的基礎是,拒絕放棄使用武力,同時鼓勵經濟整合,使中國對台灣投資人更具吸引力。」
他表示,中國三月通過的反分裂法中提到其台灣政策不會放棄使用非和平手段,這項法律是不幸的,也是沒有幫助的一步,美國的觀點是,反分裂法和走向和平解決歧見的那種對話相較起來,是向後倒退了一步。
希爾表示,美國國務次卿勃恩斯在國會作證時,曾說明了美國政府為說服中國不要制定反分裂法所採取的步驟,也說明了中國制定反分裂法後美國如何表達失望。此後中國跟台灣的反對黨人物展開接觸,結果是國民黨和親民黨的領導人到北京進行了歷史性的訪問。美國鼓勵兩岸間任何形式的對話,也相信國民黨和親民黨的非官方訪問具有潛力,可作為北京跟台北恢復對話的重要第一步。然而,真正關鍵的是,中國要採取重要的下一步,也就是跟台灣經適當程序選出的代表展開接觸。
另外,會後有記者問到他對台灣剛通過的修憲案有何看法時,希爾表示他沒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