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捐世間留愛 助洗腎患重生

標籤:

【大紀元6月25日訊】【 自由時報記者洪瑞琴╱專題報導】 台灣醫療水準進步,器官移植手術已不再是無法克服的極限,器官短缺卻一直是移植瓶頸,生死一線間的施與受,創造出生命無限價值。國人傳統習俗有「身後全屍」觀念,器捐約每百萬人五件,遠比歐美國家的每百萬人十五至二十二件低甚多。

以平均一年僅約一百件來講,頂多二百人有換腎機會,而至去年底統計,登錄等待器官移植患者總數五千七百零二人,等換腎者就佔四千九百九十人,成大醫院就有七百餘人。

一位盼望換腎的病友形容,「身體殘留的毒素,就好像鎖住希望與快樂」,一週洗腎三次,每次為了洗腎,起碼耗掉半天時間,老闆哪願意他常請假,只好把工作辭掉打零工。

若說換腎機會可遇不可求,等到的人是幸運兒,活體捐贈挽回親人枯萎生命的捐贈者,則是在世活菩薩;五十四歲的陳女士,十六年前接受姊姊捐出的一枚腎,讓她才洗腎一個月就得以擺脫夢魘陰霾,迄今仍可過著正常生活,她非常感謝姊姊的再造之恩。

她說,洗腎後會嘔吐、抽搐,全身癢得很難受,若非親身經驗,其心力交瘁實非外人所能想像。

康先生七十四歲,六十九年在省立桃園醫院第一次換腎,八十七年在成大醫院第二次換腎,當時在省桃照護他的成大醫院外科部主任李伯璋,還只是未婚年輕醫生,到現在為人父,已陪伴康老先生三分之一人生,兩人不僅是醫病關係,也是忘年之交。

康老伯第一次換腎,來自親人無私割捨,第二次則受贈於腦死病患遺愛人間;而一般換過腎的病友,因體內還有別人的抗體,第二次配對機率大幅降低,「能活過二次,真的很幸運」,他珍惜感恩過好每個日子。

有人因器官移植而重生,也有人因等不到器官捐贈而死亡;成醫社工師褚秋華說,曾有位心肺衰竭患者等待肺臟移植,從盼望許多明天,到確定自己快沒明天時,他用筆寫下心願,希望其他有用的器官捐出去,創造別人的明天,「人生歷程最後仍不忘幫助別人,這是多麼尊重生命的態度啊!」。

雖然國人觀念保守,但因移植手術的成功及民間公益團體大力宣揚,器捐薪傳生命理念已逐漸獲得社會大眾認同,約八、九成民眾知道器捐觀念,但實際行動簽署器官捐贈同意卡則不到十%,腦死病患家屬真正面臨抉擇時,終究很難割捨。

有一位捐贈家屬,她的先生不幸因腦溢血過世;她說,當醫師宣判先生腦死,哀痛中要簽下同意書時,內心萬般掙扎與不捨,不過一想到人走了,化為塵土而已,如果捐了,還可以救很多人,她就不再猶豫。

她後來知道先生的器官移植到六個人身上,大愛精神留存在她心底,覺得先生並沒有離開家人,反而支持她撐過悲傷,獨力扶養四個孩子長大。

洗腎患者需要堅強的信念走下去,支持他們的,就是世間愛,讓他們能有盼望。

(//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孝親楷模系列報導-3》葉佳欣 臥病父親的小護士
鈣片吃太多 小心造成腎臟負擔
健康小百科:來路不明的中草藥會造成腎功能受損
姊妹情深 捐腎博青春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