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陳常鵬編譯報導)現今的行動電話已經擁有多種變身--攝影機、音樂播放器,乃至迷你電視等皆是;而最新的花招可能是變成您「看不見的荷包」。現在地球上已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口持有行動電話,而且每年還有幾千萬人加入行列。如果手機具有付款功能的話,人們還須要攜帶信用卡或轉賬卡嗎?
據《美聯社》商業作家梅爾森(BRUCE MEYERSON)之報導,日本NTT DoCoMo公司已經在手機中加裝了一只短距離無線電發射晶片,可將信用卡資訊傳輸至商店收銀機的接收器內。這種技術與您在高速公路上繳過路費及在加油站使用的電子付費技術,大同小異。NTT DoCoMo表示,他們已經擁有300萬的手機用戶使用此項「行動錢包(Mobile Wallet)」服務,並已在2萬多所商店及販賣機消費。
這類服務在美國與歐洲似乎也正在發展。萬事達卡國際公司(MasterCard International Inc.)自2003年起便已經在測試一項以行動電話為載體的PayPass非接觸式付款技術,明年可能將大規模在市場上試用。更有人看好手機可成為個人的理財工具,不僅可取代信用卡或轉賬卡(debit cards),還可省掉錢包、賬簿、上網付款及PayPal或CheckFree等電腦付款程式。
然而,西方的銀行巨擘們還不急著抱持這個想法,甚至有人存疑。但其它領域中已有業者躍躍欲試。
一家設立於芝加哥的小型科技公司C-Sam Inc.,最近成功地向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印度及日本等國家的企業推出其OneWallet行動電話平台。該公司高層主管堅稱,他們又將和美國某大型銀行及一家頂尖的店營品牌(store-brand)信用卡發卡公司簽約,執行該平台的試用計劃。該技術平台可透過行動電話,來處理各樣的賬務與金融交易。
在阿拉伯聯合大公國,OneWallet技術由位於杜拜(Dubai)的外滙交易所(U.A.E. Exchange)經銷,以因應來自印度之大量僑民的便利需求。印僑會定期匯款回故鄉。目前已有約400位的用戶。
一位在外滙交易所工作原籍孟買的印度人法蘭西斯(Alphonso Francis)表示,原本滙款的過程費工耗時。他說:「我來回所花的時間要3個小時,還得付停車費,全是為了到轉賬中心花2分鐘完成匯款交易。」
現他的手機採用了OneWallet,在輸入密碼後,指定匯出款項的賬戶與收款人,以及收款行等資料。幾秒鐘時間,匯款交易資訊便可透過手機與互聯網的連結而傳送出去。
雖然如此,但幾家主要的信用卡公司並不想把手機看作為方便的財務管理中樞。信用卡公司的主要目標是利用手機來提供用戶一種單一賬戶的快速付款方式,進而刺激更多的信用卡消費與卡賬交易費用。
一位參與萬事達卡PayPass計劃的執行主管孟羅(Murdo Munro)便表示:「把錢包中的信用卡藏在電話中的好處,已被過度渲染了。」「如果一位消費者必須啟動一項手機功能,跑過四、五個選單,才能挑選一張信用卡來付費,這個過程比從錢包直接拿一張卡付費來得更慢、更麻煩。」
針對付款的動作,PayPass系統甚至也作了改進。他們將信用卡號儲存於一晶片中,晶片被移動至一讀取器前時便會被啟動,便立即進行付款資訊傳遞,其過程比手持卡面刷卡還來得更快。
這種技術已經還沒等到裝在手機上,已經有業者準備導入市場。今年五月,摩根大通公司(JPMorgan Chase & Co.)便曾宣佈計劃一場針對大眾市場的新品發表會,會中將推出內含無線電晶片的萬事達卡及Visa卡,並於今夏在亞特蘭大發行近100萬張卡片。
另一方面,由麥當勞公司及7-Eleven公司領軍的商家們,皆已紛紛裝設無線電終端機,以便感應這些新世代的塑膠卡片。
然而,白手起家的電信業企業家、C-Sam公司的創辦人皮特羅達(Sam Pitroda),卻將行動錢包視為新興市場中可激發大眾消費能力的法寶,和對金融業、無線通訊業及零售商的一項恩賜。
皮特羅達說:「世界上有18億的行動電話用戶,但卻不到18億的活期存款戶。如果有更多的人要開戶,即使只有50美元或100美元的開戶存款,這對銀行業來說都是個潛在的大商機。」
另一項可以支持皮特羅達願景的理由是,無線通訊業的網路營運也可因提供財務服務而增加新的營業額,使行動電話不僅只是一個奇形怪狀的信用卡。
此外,諾基亞(Nokia Corp.)與摩托羅拉(Motorola Inc.)等業者也正在發展整合付款晶片的行動電話,為這種技術開展更創新的應用。若行動電信業者對新技術沒興趣,一般手機製造商很少會予以投資。故此新技術即使無金融業的背後支持,手機製造商也已經取得利基將其推向市場。@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