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木屋,我們沿著屋旁木板鋪設小道前去。穿越竹林時順手拾起一枝竹子,這段山路不似先前坦順,有些起伏,有枝手杖輔助,走起來輕鬆些。
約20分鐘後,抵標示著「龍過脈」的地方,這是大約三年前掛上的,尚屬管制中的後慈湖就隱藏於這片濃密山中。寧靜湖面上,閃爍的陽光穿透林木,更增添它的神秘色彩。
這段下坡路落差大,土質鬆軟,又有凸出路面的鐵條,扶著繩索,一步一步踩穩下走。出了山林,一條溪澗流繞於翠綠山谷間。溪畔小憩,清澈溪水,魚兒優游石間。掉落的餅乾屑引來搶食的魚群,連石縫下的小溪蝦也緩緩爬來想分杯羹湯。
二月間來訪時,於此巧遇二位從事荒野追蹤記錄的年青人,因而得知相傳這是早期復興鄉泰雅原住民出入的山路。溪邊正好有小堆黑色殘留灰碳,還夾雜著一絲不屬於山林的怪味,年青人語重心長的說:「如果真的愛惜這裡的山水,讓她永遠美麗、清潔下去,我們慎重呼籲大家不要在這裡烤肉、煮食。這樣對這裡是個傷害。我們許多美麗山川河流的環境就是如此被破壞的。」
這讓我們憶起有一回路經新店一山區,沿途青山綠水、風景優美。沿著溪邊有多家土雞莊餐廳,更多的遊客在此戲水,溪畔隨處可見裊裊煙起及誘人的烤肉香。沒多遠後,陣陣惡臭傳來!只見前頭兩個大桶及溢得滿地的垃圾,蒼蠅群飛繞著。我們掩鼻快速通過。唉!美麗的山水著實因此而扣分多多!老公說再也不要來了。
沿著溪流上游走去,潺潺水流,繁茂草木,鳥鳴與蝶舞,漫步其間備覺悠然自得。前面路標指示:橫越溪床是往東興橋,直行為木橋方向。老公提議直行前往久未造訪的木橋。OK!
十幾分鐘就到了木橋,已聚集不少登山客。這小山谷蒼鬱的林木遮去了午後的烈日,溪谷吹來透心涼的風。於此休憩、喝茶、聊天,一極棒!稍事休息後繼續前去,那群山友也吆喝起身上路,但和我們反方向而行。
接著平坦的山路芭蕉樹特別多,還有早期被用作染布料用的大青正抽長新葉。初認識她時正盛開著紫色小花,我們採一片葉片搓揉,不一會兒沾著葉汁的手變成紫青色,還不容易清洗掉呢!
開始真正的上山路了!陡峭山路真是吃力,天又熱,眼睛被汗水鹹得刺痛。到了岔口,我們轉往石壁腳方向。一段平坦路後進入有些陰暗、極富原始風貌的山林。攀扶著已被撫摸的烏亮的蔓藤、樹根、樹幹,崎嶇的山徑在接走石壁下,只容一人寬的貼壁小徑。
漸漸的,未被植物遮蓋的巨大石壁裸露出來。抬頭仰望,高聳石壁於湛藍天空下,更顯雄偉!不平整的牆面,有的蒙上一層苔似的黃色植物,有的成蜂巢狀,一位朋友還觀察到貝殼嵌於壁面!我們則被前面那兩個約人大的凹洞吸引著。老公開玩笑說:「我們爬上去,一人一洞修仙練道去。」
歷史的足跡顯示,它應是自海裏升起的。至於是多少年前升上來的呢?曾請教當地人士,未得答案。只有等待考古專家們前來探究一翻了。
石壁腳的山路盡頭接上壁頂。頂上風光完全異於壁腳。渾圓巨石如龍般盤踞長長稜線上。白石山標高573公尺。寬廣視野,俯瞰大溪風光盡收眼底,更可遠眺鶯歌,另一面則是復興鄉連綿翠綠山巒。
行走懸崖稜線上,腳底發毛,小心翼翼的移步。上面金毛杜鵑、石韋等植物不少。下了稜線又進入茂密山林,雖是午後3點多了,還有人上山來。下了一個山頭,我們轉往左邊山路。下山路快多了,約40分鐘即抵山下的白石埠。
接著是寬坦的柏油道路,山林中陣陣咯咯竹雞聲,我們輕輕鬆鬆的擺著手、扭著腰,順著下坡到快步走。通過了總是遊人如織的百吉林蔭步道,抵百吉隧道的洞口站,踏上往大溪的客運車。坐上舒適座椅,顧不得已經走了5個半小時的痠漲雙腳,眼皮沈重得急急見周公去了!@
註:打鐵寮古道位於台灣桃園大溪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