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1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健輝香港十四日電)香港醫學界發現,被人咬傷也會有感染B型肝炎病毒的風險。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首次透過基因排序的方法證實,咬人並且讓帶病毒的唾液直接接觸傷口,就能有效傳播B型肝炎病毒。
香港蘋果日報報導,去年,香港一名中年男子被另一名B型肝炎帶病毒者咬傷後,因而感染B型肝炎。
報導說,威爾斯親王醫院去年五月接收一名四十三歲、患有學習障礙的男病人,他因癲癇症發作入院,並出現急性B型肝炎的病徵,包括黃疸及肝酵素不正常。這名病人沒有進行性行為、接受手術、輸血或與人共用針筒,因此醫生排除他是通過上述途徑感染B型肝炎病毒的可能。
醫生查詢下,發現病人在入院前兩個月,曾在庇護中心內被另一名智障成年院友咬傷右手,傷口發炎,後來被注射抗生素及縫合傷口。
報導引述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腸胃及肝臟專科醫生許睿的話說,醫護人員找出那一名咬人者進行病毒測試,發現咬人者體內的B型肝炎病毒活躍,唾液帶有B型肝炎病毒;後來再為兩人進行的病毒基因排序結果更證實,二人體內的B型肝炎病毒完全相同。
許睿表示,院方曾派出牙醫為咬人者作口腔檢查,證實沒有出血情況,即病毒非經由血液、而是通過唾液傳播。
他說,過去有不少研究說咬人可能會傳播B型肝炎病毒,但是都沒有充份的證據,這次中大首次透過基因排序對這項說法作出肯定。至於是否所有B型肝炎帶病毒者的唾液都帶有病毒?他表示,還未得到確認。
許睿強調,目前暫時還沒有證據顯示與帶病毒者一同吃飯會感染B型肝炎病毒,「因為口水中的病毒要經過傷口,直接走入血液才會造成感染。如果沒有傷口,病毒只會在皮膚上面,是不會進入血管的。」
他指出,如果口部沒有傷口,與B型肝炎帶病毒者接吻也不會感染病毒,這種病毒會隨唾液的乾涸而死亡。有部分感染急性B型肝炎的人,未必會出現病徵;成年患者有九成的機會會自行痊癒,年紀愈小者演變成慢性B型肝炎的機會愈高。
許睿建議政府,應為香港所有智障人士測試是否是B型肝炎的帶病毒者,並為未接受防疫注射的人接種預防疫苗。
他說,這次事件中被咬而感染急性B型肝炎的病人,體內病毒已自動消失,成為免疫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