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6月1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健輝香港十一日電)據報導,中國民間保衛釣魚台聯合會主席童增近日提出不償還日本對中國貸款作為對對日戰爭受害者賠償的觀點,開始在中國官場獲得響應。貴州省的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副主席王錄生就支持童增的提法,他認為,這一倡議合乎國際慣例,有利於促使日本政府正視目前中日之間的嚴重分歧。
香港明報今天在報導中引述王錄生的話說,他從「中國青年報」上讀到了童增呼籲中國政府扣下日本政府對中共一千七百二十六億元人民幣(二百零八億美元)的貸款,作為中國對日戰爭受害者的賠償。他認為,這是合情合理,也符合國際慣例,因此他非常支持。
他指出,中日建交後,中國政府放棄對日戰爭賠償要求,日本宣布對華貸款,至今為止共約三萬三千億日圓,按不同時期的匯率折算,約合一千七百二十六億元人民幣。從二零零二年起,中國進入對日還貸的高峰期,現在每年要向日本政府償還平均本金連利息約七十億元人民幣,一共要償還四十年。
他說,中國不是付不起這個錢,而是中國民間對日索償進行十多年,由於日本政府的冷漠與歧視,至今並無大進展。更令人憤慨的是,日本領導人變本加厲,不斷提出挑釁,使中日關係陷入歷史低谷,中國應該對中日關係有新的思維。
他認為,將日本對中國的貸款扣作戰爭受害者賠償完全有國際慣例可循,例如童增在文中所指,美國政府戰後曾沒收了日本在美國的九千萬美元資產,以解決美國戰俘受到傷害的賠償問題;希臘也出現過要扣德國政府財產作為戰爭受害者賠償金的案例;美國被納粹奴役的勞工倖存者代表,上世紀末向美國法院提出集體指控,要求扣押德國在世界各地的財產作為賠償,德國政府為此請美國政府調解解決,最終是德方向原訴賠償。
王錄生又說,倡議雖然是由民間提出,但是相信中國政府會正視這項呼籲,因為它有利於中國政府與日本打交道,至少可以使政府在與日本打交道時多一個籌碼。他相信,隨著輿論的進一步宣傳,這一倡議將會更加深入人心,獲得更多官方和民間人士的理解支持,甚至可能最終成為中國人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