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5月19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十九日電)經過兩年多的努力,國立海洋科技博物館已經成功蓄養16種深海魚,其中12種還是全球第一次成功蓄養的魚類,其中 7種甚至已經養在實驗室中 3個月以上,活得最久的是超過兩年的日本五棘鯛,研究人員在蓄養過程中逐漸得知過去不知的深海魚類習性,收穫相當豐富。
深海和太空是人類積極探索的大領域,相對於太空,深海探測受到水壓和水吸收光的性質、儀器所能探測的距離最遠僅數十公尺,所以深海環境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陌生的環境。
海科館助理研究員施彤煒表示,深海生物的活體展示是目前歐、美、日等先進國家海洋博物館積極爭取展示的目標。雖然他們已經有十多年的經驗,但深海魚類的採集、蓄養、展示仍有許多技術上的難題。目前國外所能蓄養、展示的大部份物種為棲息於淺海和深海交接地帶的大陸棚緣種,真正能採集、蓄養、展示深海魚類的博物館非常少。
海科館從2003年起委託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研發深海魚活體採集、運輸、蓄養及展示技術,經過兩年的嚐試,目前已經可以蓄養龜山島海域水深200到600公尺的深海魚16種,已和美日等國蓄養的魚類不相上下。
施彤煒指出,16種成功蓄養的深海魚中有12種是世上第一次成功蓄養的魚類,7種魚類可蓄養3個月以上,截至今年2月28日止,分別蓄養粘盲鰻 (477日)、沈氏副盲鰻 (485日)、日本五棘鯛 (666日)、深海鰩 (345日)、囊頭 (魚由)(121 日)、無鰾 (魚由)(207 日)、梭氏蜥鮫 (104日)。
由於深海魚類蓄養相當不易,撈捕上岸的死亡率高,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博士後研究員葉信明表示,很多深海魚因為壓力和水溫的變化,不論從海中撈捕上昇的速度快慢,死亡率都很高,在技術上相當難,不過有趣的是,各國在實驗室中蓄養的深海魚類都能逐漸適應地表壓力而漸漸存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