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8日訊】鳴沙山、月牙泉在甘肅敦煌市區以南約5公里,以沙漠奇觀而舉世聞名。敦煌春、夏、冬三季多風,小風揚塵起土,大風則飛砂走石。月牙泉四面被鳴沙山環抱,流沙與泉之間僅有數十米,但千古以來沙却幷沒有將泉掩埋。
但是由於敦煌生態的惡化日趨嚴重,以及人為的過度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的危害下,這個維持數千年不乾涸的月牙泉如今卻面臨水位的急劇下降,泉面縮小的危機,令有關專家憂心的大聲疾呼「救救月牙泉」。
新華網4月8日報導, 關于月牙泉的成因,有神話般的傳說,也有科學的推論。一種傳說是,漢武帝時貳師將軍李廣利征伐大宛國,大軍行至鳴沙山下,天氣燥熱兵馬酷渴,李廣利掌劍刺山,精誠所至,感動了觀音菩薩,觀音將手中的淨瓶向下抖動了幾下,于是銀豆似的水珠傾刻而下,彙在一起,從此便形成了月牙泉。另一種傳說稱,月牙泉是古雷音廟前的一碗聖水變成的。
敦煌市鳴沙山月牙泉管理處資料顯示,1987年到1997年10年間,泉水面積每年平均縮小0.5畝,周長年平均减少10.5米,水深每年平均下降0.22米。
鳴沙山月牙泉管理處主任范存介紹,目前月牙泉水域面積在6000平方米左右,這是經過兩次掏沙清淤,後來又采取回灌補水才得以維持住的。根據測量,泉水每年還在以15厘米左右的速度下降。
敦煌生態惡化的縮影
地處極端乾旱的內陸地區,降水量少,蒸發强烈,在這樣的氣候條件下,月牙泉尚能數千年不乾涸,這一直是許多學者熱心探求的奧秘。而近30多年來水位急劇下降,又給人們提出了一個問題:月牙泉水環境惡化的原因究竟何在?
調查認爲,月牙泉水位之所以下降,既有自然因素,也有人爲因素,後者是導致月牙泉水位下降最主要的原因,也是最直接的原因。
資源環境學專家指出,月牙泉的遭遇是敦煌生態惡化的縮影,敦煌水位下降在月牙泉這裏看得最明顯。月牙泉近三十年來水位的急劇下降,是敦煌生態問題突出的集中表現。
過度地開發導致水位下降
據瞭解,對月牙泉水位産生影響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湖水水面蒸發和風沙淤積。但是總的來看,自然因素對月牙泉的水位影響程度較小。專家表示,區域地下水位的變化,是造成月牙泉水位下降的主要原因。
專家認為,自上世紀60年代後期起,隨著當地人口的增加和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盲目、過度地開發利用自然資源,尤其是超負荷開采地下水,導致月牙泉水位發生下降,泉水面發生萎縮,水環境逐漸退化。
而地下水位下降又與水利工程建設和地下水過量開采密切相關。隨著人口增加和種植面積擴大,敦煌境內的需水量在不斷增加。上世紀70年代以來這裏興起了打井取水,機井數量不斷增加。由于地下水總補給量的减少、開采量增加,敦煌市的地下水位也在逐年下降。
救救月牙泉
據報導,月牙泉南岸的鳴沙山邊,由于上部土層缺水,這裏的一些沙棗樹已經死亡,殘存的樹枝在風中愈發荒凉。月牙泉處在敦煌綠洲的南部邊緣地帶,周圍自然植被稀少,基本上呈現出半荒漠和荒漠化景觀。
一些專家擔心,水位的下降如果長期得不到有效控制,還會加速風沙的發育進而造成周邊生態環境的變化。並說,鳴沙山月牙泉是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在咱們這一代人手裏,千萬不能讓月牙泉乾枯了。一些人更是大聲疾呼:救救月牙泉!
有關專家說,要恢復月牙泉水位,首先必須嚴格控制地下水開采,恢復地下水原來的動態平衡。從長遠來看,控制人口和灌溉面積的增長,推廣溝灌、滴灌、管灌等節水灌溉方法,是减少水資源消耗、維護生態平衡、確保月牙泉持久穩定的根本對策。@(//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