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3日訊】 (中華網4月1日報導)香港電影業近日盛事連連,讓眾人重又把目光聚焦于曾有“東方好萊塢”美譽的香江影壇。
剛落下帷幕的第二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頒獎禮云集兩岸三地電影業精英,星光熠熠,一片熱鬧。与此同時,一年一度的城中電影文化盛事–第二十九屆香港國際電影節正如火如荼地舉行,而适逢今年是中國電影誕生一百周年的大日子,電影節更推出多項特備節目慶祝中國電影這百年來的輝煌成就,近日《功夫》一片叫好又叫座,令香港電影重新煥發生机。而這些璀璨星光背后,也讓不少關心香港電影的人思考港影業面臨的困境和問題。
港片產量近年江河日下,過去一年,港產片數量約為六十出,今年估計為五十出,与九十年代年產三百出的盛況相比跌幅可謂惊人。而令電影人欣慰的是,港產片數量近年雖下降,但“貴精不貴多”,影片《無間道》及《功夫》賣座均破紀錄,去年全港戲院的票房總收入仍達四億八千万港元。
眾所周知,香港電影業曾經有過輝煌的歷史,不但產量高企,而且在取材上創意十足,功夫片、武俠片、漫畫武打片……都曾經在亞洲影壇開辟新局、領導潮流,連影業王國好萊塢也要為之側目,近年港片無論從產量、票房方面都一落千丈,甚至有人宣稱“香港電影已死”,不禁令人唏噓不已。
面對困境,一些影業人士把責任歸咎盜版猖獗和政府打擊不力。毫無疑問,盜版問題對電影業确是重大打擊,一些影片剛上映午夜場、還未正式上映,翻版影碟已同時推出,還有网上非法下載等,均令掏腰包購票入戲院的人數減少。另外,香港影業不景气也有其客觀的其他多方面因素,包括持續多年的經濟轉型困難,市民收入減少、心情欠佳,自然較少踏足影院。但此間資深影業人士一針見血地指出,歸根究底,港產片質素下降、缺乏創意,才是主因。
就以年初的賀歲片檔期來說,除《功夫》賣座一支獨秀外,其余几出電影差不多都慘澹收場,主要在于這些港片的質素欠佳,不少劇情都是無聊搞笑一類,欠缺深度,自然難以吸引觀眾。
有評論指出,香港影業有人才、有創意,本應大有可為,只是缺乏完善的組織架构和管理,眼光也不夠長遠。相信在“一國兩制”和進一步落實CEPA后,內地的人才和市場是取之不竭的源泉,問題關鍵在誠意。
香港電影工作者總會會長、著名導演吳思遠近日在接受采訪時也指出,香港電影需要發展和變化,香港電影丰富的娛樂性、趣味性需要保持,但在CEPA下,內地觀眾欣賞趣味的改變,也給港產片提出了新挑戰。同樣,香港觀眾也不再滿足于浮淺的、純娛樂的電影,也希望電影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藝術性,觀眾的這些改變對提高香港電影品質大有好處。只要兩地影業人士能取長補短、精誠合作,從中華文化和現實生活中加強触覺、發掘題材,香港是能夠拍出好片子的。(//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