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8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盧健輝香港二十八日電)談到二次世界戰歷史問題時,很多人都把德國和日本加以比較。不過,日本駐香港總領事北村隆強調,在處理二戰歷史上,「日德國情有別,不應作過度簡化的比較」。
香港明報今天在一則專訪中引述北村隆的話說,「明白在二戰歷史問題上,很多人都拿日德比較。但他指日德國情有別,不易比較。他說,「最大不同點,是德國在戰後即長期分裂為東、西德,但日本則維持了統一」。
北村隆指出,日本以五十年代初舊金山條約為法律基礎,以「國對國」的姿態,與各國政府洽商二戰賠償,並很快跟菲律賓和越南達成賠償協定,與南韓也在一九六五年達成協定;當然,由於日本與北韓沒邦交,所以賠償問題仍懸而未決。至於中國,北村隆強調,日本未與「中華民國」政府斷交前,雙方有共識透過另簽條約解決賠償,只是後來日本決定與北京建交,而中方當時的決定,是放棄向日本索償。
北村隆說,相比下,由於德國戰後分裂為二,西德政府不能代表全德國,向二戰受侵國作「國對國」賠償,亦無法以「德國」的身份作道歉,因此西德選擇的模式,是直接向納粹受害者,提供「國家對個人」賠償。
他續稱,七十年代初西德總理布蘭德在奧斯維茲納粹集中營公開下跪,確令人印象深刻,但他聲稱當年布蘭德也有到二戰德軍士兵公墓悼念,「只是事件沒被廣泛報道」,因此他認為德日在處理二戰歷史上的表現和態度,不是那麼容易可作比較,「因為這將淡化了日本在處理戰爭賠償道歉上所作過的事,日本有盡最大努力去依照舊金山公約(給二戰受害國)補償」。
日本首相小泉純一郎上周在印尼就二戰「致歉」,當時他用的字眼是「owabi」而不是「謝罪」,北村隆回應稱,在日文字典(如「廣辭苑」)中,「owabi」和「謝罪」是相通的,因owabi是日語、「謝罪」是漢字,所以首相的講話用前者較宜。
對於日本歷史課本被指美化侵略觸發中韓民眾示威,北村隆表示,「可能很多示威者都不曾看過這些課本內容如何敘述歷史,有關教科書的問題都只是聽聞得來」。他說,「換著是我,如果聽到有人竄改史實,我也會憤怒」。
他認為,日本政府對歷史課本的核批,並不是政治觀點審查,而是「課本有否明顯的事實錯誤,另若課本內容觸及鄰國時,當局也會作特殊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