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後台灣藝術展 國美館亮相

人氣 4
標籤:

【大紀元4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謝震南台北二十七日電)為了系統性介紹台灣本土美術發展,國立台灣美術館以台灣美術的「現代性」為主題,規劃「戰後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1945-1987」系列展覽,探討當時台灣主流藝術現象的風貌及特色。

同一系列展覽總共擘劃出「本土新象」、「渡海變貌」、「前衛激盪」、「物象組曲」、「現象凝思」與「多元紛呈」六個時期為展出主題,並由國美館典藏之中,精選出各階段的代表作品,藉此具體呈現戰後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史。這項展覽以蕭瓊瑞「撞擊與生發─戰後台灣現代藝術的發生 (1945-1987)」一文作為展出架構。

五零年代當時美國的流行文化,也成為台灣社會追尋的主流,往後台灣藝術的發展也以美國藝術潮流為馬首是瞻,亦步亦趨地跟隨現代藝術風潮而改變,期盼藉此和國際潮流接軌。

然而,在這封閉的四十餘年歲月裡,台灣本土的藝術風貌卻是豐富而多元。大體而言,戰後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從日本離台的一九四五年到國民政府解嚴的一九八七年之間,大致可分成六個時期,分別是:

一、從1945年至1950年間的「社會寫實時期」,主張藝術脫離戰前的純粹形色追求,關注社會大眾的生活,反映社會大眾的美感。

二、從1950年至1957年間的「新藝術運動時期」,由大陸來台的西畫家何鐵華、李仲生、黃榮燦等人,倡導新興藝術運動;其間,和本地的藝術團體「紀元畫會」有著相互支援的意味,可看成是之後「現代繪畫運動」的暖身期。

三、從1957年至1966年的「現代繪畫運動時期」,由李仲生學生組成的「東方畫會」,和台灣師大校友組成的「五月畫會」,及另一團體「現代版畫會」為主導,形成風起雲湧的畫會時代,以追求「形象解構」的「現代繪畫」為訴求。

四、從1966年至1970年的「初期複合藝術時期」,反對以「抽象」的平面表現為唯一及最高的藝術手法,主張運用多媒材及現成物的複合表現,傳達個人的心境和意念,以及對社會的質疑與批判。

五、從1970年到1983年的「現代藝術生活化時期」,現代藝術受到鄉土運動的影響,有暫趨消退的現象,但在現代雕塑及現代版畫上,則和正趨興盛的台灣工商業社會結合,有較突出的表現。

六、從1983年到1987年的「多元開放表現時期」,受到大量回國的藝術家影響,配合台北市立美術館的成立,形成解嚴前蓬勃興盛的多元開放時期。

以上六個時期的藝術創作風格與作品,都將在「戰後台灣現代藝術的發展1945-1987」系列展覽中一併呈現。展覽時間從即日起至十二月二十五日,地點在國美館B3展覽室。

相關新聞
洛杉磯華人集會﹐強烈反對香港23條立法
曾轟動中國美術界的首都機場壁畫「失蹤」
人物春秋﹕王若望的遺產
《傾聽我哭泣》首部二二八動畫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