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5日訊】自由時報記者蔡彰盛╱竹市報導
衛生署新竹醫院眼科馮介凡醫師表示,近來門診中常見父母詢問「小孩是弱視,怎麼辦?」或「小孩去年視力檢查正常,怎麼今年就變成近視了?」為此他建議家長,小朋友在三歲半以後應到醫院做一次詳細的視力檢查,尤其五到八歲是治療弱視的黃金期,家長要好好把握!
馮介凡表示,兒童檢查視力有時因注意力不集中,以致無法正確測出結果,而非真正的弱視。通常透過測立體感,以及理學檢查,可以檢測出小朋友是否有外斜視或內斜視,最後才是電腦驗光。
馮介凡希望家長能建立一個觀念,所謂度數是指近視或遠視或是散光,可以是一百、兩百等各種數字;但弱視卻無法用度數來說明,弱視係因為腦部的視覺區無法發育成熟,無法感受到正確的影像。臨床上,高度散光者、高度遠視者及先天高度近視者有較高比例會造成弱視。
近視的成因有一半是先天的,有一半是近距離用眼造成的,先天的近視大部份沒辦法改變,後天的視力保健就要更努力做好,如看電視、玩電腦的時間每天加起來不要超過半小時,看書、寫字的姿勢與燈光也要注意,如果這些都做得好,度數的控制就成功了一半。剩下的部分,可以靠藥物散瞳劑來幫助度數的控制。
根據教育部公佈台灣學童的近視情況,平均每年增加七十五度,可以估計小學畢業後會增加到幾度,因此,視力保健和藥物控制,是目前減少近視增加最實際的辦法。
馮介凡表示,小朋友的視力發育黃金時間是七到八歲以前,所以一般在幼稚園大班和國小一年級都有視力檢查,希望在八歲以前能找到弱視的小朋友,給予治療。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