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4月20日訊】(大紀元記者林芳如編譯) 冬夜裡的科得海灣(Cape Cod Bay)看起來風平浪靜,只有船燈點綴著黑暗的海灣。但是用水底測聽裝置監控這個海灣的克利斯托弗-克拉克(Christopher Clark)發現,海灣的表面下似乎沒有他們想得那麼寧靜,聲音浸透著整個海灣,「它就像是一個很大很大的圓形競技場。」身為康乃爾大學生物聲學科學家(Cornell bioacoustics scientist)的克拉克説。
美聯社報導,越來越響亮的人造嘈雜聲音正充滿整個海洋世界,有人認為這會損害海洋生物,例如因聲納爆炸而導致鯨魚集體擱淺的事件就引起了激烈的辯論,許多人質疑軍隊在國家防禦設施裡對聲音使用的適當性。但是科學家更關心不斷增加的海洋噪音以及它是否已經干擾整個海洋無數的年代。海洋噪音大部分是因為商業的船運而產生,像航線最頻繁的北大西洋和北太平洋海域同時也是最嘈雜的海洋,在印尼周遭地區的交通也是相當繁重。
海洋生物的主要感覺是聽力,牠們用聲音進行航行和通訊。一些科學家相信「聲音的煙霧」正使海洋生物失去判斷能力,進而影響牠們食物的攝取,繁殖和其他決定性的活動。「他們的世界正在被瓦解,他們看不見任何東西,他們是如此倚重於聲音,」克拉克說。
儘管關心,對於聲音對海洋生物的真正影響,證據上是很不足的。即使用新技術,也很難跟蹤海洋動物,因此要取得聲音影響他們行為的結論是難的。沒有監控全世界的海洋聲音的系統,而且被收集的數據往往取自於只測量某些頻率的少數地區。另外水面下的聲音也好像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影響不同的動物,因此在尚未有更多了解之前,商業和軍事不可能做任何較大的改變。
「在食物、疾病治療、天氣等方面,人們緊繫於海洋,而且比我們原先所能預期都要來得緊密地交互影響。」一位在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National Oceanic &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的聲學研究人員布蘭登-索撒爾(Brandon Southal) 說,「因此我們急需更好的研究。」
聲音是由分子相撞擊而生成,而因為密度的關係所以聲音在水中傳送比在空氣中更遠且快5倍。分子在水中更加緊密,它們與其他分子相撞時損失較少能量,聲音因此能更迅速而有效地傳送。
一直以來,海上動物例如鯨魚已經學會利用海洋自然的聲音層次來尋找最好的食物或繁殖的地方在何處,牠們甚至好像在比賽發出最錯綜複雜的歌聲。研究人員相信動物可以使用海洋自然的「聲音航道」(sound channels)作超過數千英里的溝通。溫度下降時,聲波向下,遇到水壓增加,聲波則向上推進,聲音航道就建立在這個交會點。在一定的深度,聲音被兩種相對的力抓住且在很小的阻力下向前傳送。
研究人員預期讓一種新的不和諧的噪音進入這個系統是不好的。索撒爾說由環境增加的噪音壓過自然海洋通訊而產生的「屏蔽現象」(masking)就一個令人信服的證據。巨大商業海運的增加已經與海洋噪音的增加相疊合。根據2003年美國國家科學家(National Academies. Scientists)出版的「海洋噪音和海上哺乳動物」(Ocean Noise and Marine Mammals)報告算出,在1948 和1998年之間, 世界航運船隊已經從8500萬公頓船重增加到5.5億公頓船重。科學家說海洋裡的背景噪音比起當時大約增加15分貝。
自然資源保育委員會「海上哺乳動物計畫」(Marine Mammal Program at the Natural Resources Defense Council)的主管約耳-雷諾茲(Joel Reynolds)說,有證據顯示海上哺乳動物正改換牠們的聲音模式或者比率,這表原本正常的通訊已經被人類破壞了。美國航運公會的海上事務主管凱西-梅特卡夫(Kathy Metcalf),說,船隻所製造的海洋噪音某些方面干擾了海洋生物。她提倡前置步驟, 例如新船安裝更安靜的螺旋槳,這將降低噪音且船在水中的移動效率增加對工業也有益。
但是翻新現今的船以降低噪音花費將極其昂貴,而且其益處也不確定,梅特卡夫說:「當我們不確定時有無負面衝擊時,如果某人通知我們要需要開始吸收這些費用,我們是接受不了。在這個問題上,科學的有效性是重要的。」
索撒爾承認要解決海洋噪音的問題需要堆積如山的工作要做。海洋動物察覺聲音的方式不同於陸上動物,因此我們對一定分貝大小影響的了解很難應用於海洋生物。例如大白鯨在北極能從船聲逃離,但是在阿拉斯加確移向某些船隻。 然而索撒爾說,他仍然對新興議題的突破保持樂觀的態度。
雷諾茲說,調節海洋聲音不意味著結束它所有的益處,不管它是更好的國家保育還是帶著大量海運來的堅實貿易。「我們必須像對待其他污染的任何形式一樣對待它,我們必須規範它去保護我們關心的其他事情。」,他說。克拉克說:「不能因為不確定就什麼都不做,因為當海洋的嘈雜影響被知曉時,損害可能已經造成。它就像全球暖化,我們將有一次機會。」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