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加學者發表發現體內帶殼蛋恐龍標本

標籤:

【大紀元4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吳顯光渥太華十五日專電﹚最近台灣和加拿大的古生物學者研究發現一具體內保有一對帶殼蛋的獸腳類恐龍標本,為鳥類起源於恐龍的學說提供了新的證據。研究報告在今天出版的國際權威雜誌「科學」上發表,恐龍標本只保存骨盆部分,從中國江西省出土,目前收藏在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

經台中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程延年、加拿大自然博物館佐藤環和吳肖春、台北板橋石尚礦物化石博物館蕭語富、以及加拿大卡加利大學哲蘭提斯基等學者的研究,該恐龍標本屬於一大型食蛋龍,其體內一對帶殼蛋的形態和超微結構,跟採自同一地區,已歸於食蛋龍類的恐龍蛋化石一致,雖然已往曾有過報導說,在恐龍體內發現有蛋一樣的東西,但是,由於無蛋殼形成而無法肯定。

這次程延年博士等發現的一對帶殼蛋仍留在恐龍體內是世界首例,這對於瞭解這類恐龍的生殖系統和方式,以及恐龍和鳥類的關係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帶蛋恐龍標本的最重要意義,在於科學家能用實際的化石來瞭解獸腳類恐龍的生殖方式,雖然有不少骨骼特徵標明鳥類很可能起源於獸腳類恐龍,但是根據以往的化石證據,對獸腳類恐龍生殖方式的研究存在激勵的爭論,該類恐龍像其他爬行動物 (例如鱷魚和烏龜) 那樣,一次就生產一窩的蛋,還是像鳥類那樣,一次就生一個蛋,該帶蛋恐龍標本將能對這些假說給予論證。

以往發現的食蛋龍類成窩的蛋,大多是一對一對排列成圓圈,並有兩層或三層,通常食蛋龍一窩蛋有三十個以上。根據在新標本體內蛋的相對大的個體和位置,以及在現生爬行動物中蛋的生成過程,研究學者們認為該食蛋龍在活的時侯,體內不可能有多於一對蛋,而新標本體內的一對蛋平行排列,這標明食蛋龍類恐龍像現生爬行動物一樣,有一對輸卵管,這在進化上是個原始特性。鳥類只有一個輸卵管,是進步特性。

然而如上述,在活的時侯該食蛋龍體內只有一對蛋,那麼食蛋龍類恐龍一次只能產一對蛋,也就是說,像現生鳥類一樣,食蛋龍類恐龍每側的輸卵管,一次只能形成一個蛋和每次只能產一個蛋,一窩蛋須要多天才能產滿,在這一點上,食蛋龍類恐龍顯示出比其他爬行動物進步而像鳥類。這也是首次在生殖方式上有確切的証據支援鳥類起源於獸腳類恐龍的學說。

另外,根據蛋較尖的一端在新標本體內指向後方和在成窩蛋中指向外周,學者們首次論証了母恐龍是每次到空白的蛋窩中央轉著圈產蛋的。

相關新聞
電腦模型稱2012年地球太陽磁場同時轉換
恐龍笑納五連勝
肯亞首次恐龍化石挖掘 證明恐龍早於人類 
《SBL》龍咬虎 翻版戲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