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威尼斯人赌场官网

父母致力推動小學低年級的外語課程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4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邱尚德編譯)在研究調查一片頌揚學童越早開始學習外語越好的聲浪中,一些父母要求學校主管人員考慮也讓孩子早點學習外語。目前在佛蒙特州Jericho市,父母正遊說當地小學在2006年秋季就開始外語課程。

根據美聯社4月2日從佛蒙特州Jericho市的報導,現在一些父母與相關人士正試圖改變許多佛蒙特(Vermont)的學校直到中學才開始外語教學課程的事實。擔任外交顧問工作並且是兩個孩子的媽媽,卡倫-葛利特曼(Karen Glitman)為該項遊說的核心領導者。這位外交官的女兒上巴黎的小學,並且同時說著法語以及英語長大。此經驗使她深信學習語言可以帶來極大的學術及社會上發展的好處。當她開始鑽研語言學習的益處時更加強上述的信念。

她說:「這可不只是一種難以證明的信念而已,其實裡面有著不少科學的道理在。」

支持外語學習人士說這可以幫助學生成為更好的學生﹐而且也會幫他們磨練說母語的技巧。學習第二外語也會使他們對國際文化及就業生涯開啟一扇窗。就在9/11恐怖攻擊之後,美國政府官員開始推動外語學習來改善美國的智力與安全。美國議員在今年初通過2005年為外語學習年的決議。

在Jericho,葛利特曼與懷抱相同理想的父母設計一項問卷調查看看納稅人對小學就開始學外語的看法。他們將該問卷放在當地的商店及公共場所。結果發現,回收的172問卷中百分之七四支持小學就上外語,百分之七十則表示願意支持在學校預算中增列外語學習項目。

根據佛蒙特外語協會於2003-2004的調查指出﹐在Vermont外語教學在小學並不普及。只有約三十所公立學校以及六所私立學校提供外語課程給總數4,237的學童。

在中學六年級到八年級,學生人數上升到10,000並且到高中階段還持續增加。儘管協會努力將外語學習併入小學階段,外語常是小學經費緊縮時最先裁撤的科目之一。(//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related article
  • 【大紀元3月1日報導】(中央社馬德里二十八日法新電)西班牙皇室發言人表示,西班牙國王璜.卡羅斯一世,在導演阿曼納巴以「點燃
  • 山東大學外語學院女研究生李文華,為照顧老父親,從去年初就將父親從桓台接到濟南,自己邊讀書邊勤工儉學照顧老人。最近李文華以優異成績與山東大學達成留校任教就業意向。
  • 不僅墨西哥男星蓋爾賈西亞柏納不喜歡奧斯卡,連得了獎的西班牙導演亞歷山卓亞曼納巴也批評奧斯卡獎根本像個「魚貨市場」,而他就像市場上待價而沽的「鱈魚」,整個競賽過程令人很不舒服。

    亞歷山卓亞曼納巴以「點燃生命之海」拿到奧斯卡最佳外語片,三日他回到家鄉馬德里接受當地媒體訪問時說:「人們穿著美麗走紅地毯,奧斯卡那種假象的華麗,實在不是我喜歡的。」亞曼納巴也很不習慣好萊塢式的公關宣傳:「公關忙上忙下,你接受一堆媒體的訪問,我覺得自己就像魚貨市場上的一條鱈魚,等著被人宰割。」

  • 去年11月長沙市一所高校中“爆炸”一則新聞,25歲的外語老師陸燦昱被她的學生奸殺在學校後面的一棟農民出租屋中。而後,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宣佈不公開審理此案。
  • 【大紀元3月8日報導】(中央社台北八日電)北京國際機場場務隊昨天表示,由於中國鳥聽不懂外國進口驅鳥器發出的鳥類天敵叫聲與慘
  • 幾個學生湊在一起,比誰最不崇洋媚外。
    王甲首先發言:「我從來就不買外國貨。」
    李乙搖了搖腦袋:「我從來不看外國電影。」
    張丙慢條斯理地站起來說:「哼,入學以來我外語考試從來不及格!」
  • 【大紀元3月16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羅苑韶巴黎十五日專電)導演蔡明亮作品「不散」獲比利時影劇記者協會推選為二○○四年最佳外語片獎,比利時西北部布魯日市舉辦的「新電影(Cinema Novo)」影展安排十六日舉行頒獎及放映場。正在歐洲演出的廖文和布袋戲團特地前來助陣演出,讓布魯日市充滿台灣味。
  • 【大紀元3月2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二十四日電)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應用外語系第一屆畢業生為展現四年學習成果,今天在校內舉行畢業公演,演出「鵲橋仙」英語戲劇,時間背景橫亙古今,劇情符合時事,緊湊精采,中西合璧的演出,贏得不少掌聲。
  • 【大紀元4月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韋樞台北三日電)成人競爭世界的勢力向下延伸,現代的兒童真難為,在家長不希望小孩輸在起跑點的觀念下,除了提早學英語,近來聘請家教風氣更伸向非英語系的語文,甚至還肯開價每小時千元尋找「諮商型」、「特教型」家教,期望家教老師扮演親子間的溝通橋樑、處理孩子的特殊狀況。
  • 現代兒童其實不好當,除了要學各種才藝之外,許多家長更是從小培養孩子的語言能力,人力銀行指出,在找語言家教的兒童中,學習英文以外語言的人數逐漸增加,到今年底為止大約佔了一成三。(陳玉箴報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