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8日訊】〔自由時報編譯盧永山╱綜合7日外電報導〕總部設在瑞士巴塞爾的國際清算銀行(BIS )公布報告指出,亞洲各國央行已削減外匯存底中美元的持有比重,轉而加碼持有歐元等其他貨幣。
國際清算銀行在最新的「全球經濟及金融市場」季報中指出,2004年9月,亞洲各國央行的外匯存底中,美元比重已由2001年的81%降至67%,而新興市場經濟體的央行,同樣也減持外匯存底的美元比重,市場人士揣測,更多央行可能採取同樣措施,其中印度減持美元比重的動作最明顯,2004年9月該國的外匯存底,美元比重由2001年的68%銳減為43%。
國際清算銀行指出,過去3年來,人民幣的交易量暴增,挑戰日圓成為亞洲影響力最大的貨幣地位,季報中顯示,2004年人民幣的交易量(包括遠期合約在內 )達18億美元,較2001年暴增530%,可想見人民幣交易若更具自由和彈性,將對區域內的貨幣扮演穩定角色,就算不能取代日圓,也會和日圓同樣重要。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的統計,日圓的交易量還是超過人民幣,2004年日圓交易量達3590億美元,韓元交易量達177億美元,為2001年的2倍。新台幣交易量增至72億美元,較2001年成長129%,台幣過去1年升值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