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媒體關注“3.26大遊行”“新唐人電視台風波”  

標籤:

【大紀元3月30日訊】

連接收聽

為抗議中共制定反分裂法,約一百万台灣民眾于3月26日聚集台北舉行“民主、和平護台灣”的大游行。包括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网 (CNN)、英國廣播公司 (BBC)、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等國際重要媒體和各大通訊社都密切注意和報導了這次游行活動。

美聯社的報導指出,這是台灣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示威活動,有百万民眾在台北街頭游行,抗議中國通過反分裂法。報導中說,警方估計參与游行的人數約有一百万人,而台灣的人口為兩千三百万人。

路透社的報導形容這次游行有如一場“民主嘉年華會”,民眾扶老攜幼參加,還有人牽著寵物上場,他們一路喊出“民主、和平、護台灣”的心聲,民眾最后平和散去。

法新社的報導說,除了陳總統親率家人參加,行政院長謝長廷和其他政府高級官員也現身游行隊伍,而八十二歲的前總統李登輝更率領十路隊伍中的一隊。

据西班牙電子媒體報導,這次游行由台北十個地點出發,全程40公里。主辦單位動用了五千輛游覽車,准備了二十万瓶食水及一千五百名醫護人員,自個人和團體募集到二百万美金以上的款項,顯示這次游行完全出自民意。

報道同時指出, 主辦單位在總統府前的凱達格蘭大道上布置了一個象征和平的五層樓高白色大汽球,和一個象征中共的紅色刺;另外,七百零六個儿童的小光屁股則代表抗議中國沿海的飛彈,對台灣的軍事威脅。

文章引用一名游行主辦者的話說,這些活動都是為了讓世界知道,台灣的母親和孩子們要和平,堅決反對中國的飛彈、侵略和并吞。

台灣民眾在接受西方媒體的采訪時也都表露了他們“愛和平、反戰爭”的心聲。一位与廣州有生意關系的商人對法新社表示他不希望看到台灣成為香港第二,台灣人有權享有一向擁有的自由与人權。

另一名來自高雄的王姓餐廳女員工告訴美聯社:“台灣只是個小島,因此我們必須大聲說出來,讓全世界知道我們是一個面對邪惡巨人的民主國家。”

各大媒體在報導這次游行過程中也都特別指出,台灣人民強烈表達對中共抗議的同時高度自制,凸顯了与制訂反分裂法的北京政府不同,并向國際社會訴求追求和平的態度。

日本公共電視台NHK報導說,陳水扁政府雖對中共制定反分裂法表示強烈反彈,但十分克制,并反對游行前事先与美日聯絡。英國BBC27日的報道也指出,為避免刺激兩岸關系,陳水扁在活動中并沒有發表演說,只是与民眾一同高歌。

針對這次游行將對北京當局產生什么樣的效應,美聯社引用行政院大陸事務委員會的話說,北京政府應當明白反分裂法已在國際上引發一股反彈聲浪,對于他們如何彌補它所造成的傷害,台灣拭目以待。

自由亞洲電台3月16日報道,總部設在法國的歐洲通訊衛星公司,近日中止了与美國中文電視台新唐人的轉播合約。在中國大陸的民眾將無法繼續接收衛星信號收看新唐人的電視節目。

美聯社、華爾街時報及多家關注新聞資訊自由的民間組織都對歐洲通訊衛星公司的作法提出強烈批評。總部在比利時的《國際新聞工作者聯盟》指出,歐洲通訊衛星公司毫無理由地与一家獨立媒體中止合約,顯然是一种令人吃惊的新聞封鎖行為。

華爾街日報則在三月十七日以“新唐人電視台風波”為題發表社論文章,指出一貫標榜自己是捍衛言論自由的法國衛星公司停止与新唐人合約的做法是采用雙重標准,其真正原因是向中共施加的壓力低頭。

据《國際新聞工作者聯盟》介紹說,總部設在美國紐約的新唐人電視台成立于2001年。在過去的三、四年里,新唐人秉承為華人提供客觀真實報道的原則,在中文媒體中獲得越來越多的聲譽。

針對為什么歐洲衛星公司會突然中斷与新唐人合約的問題,Eutelsat 公司發言人對華爾街日報解釋說,這個決定是基于“內容多樣化”和“經營商業化”的考慮,并強調公司這么做并不是受到中國官方的壓力。

然而,華爾街日報對此解釋不以為然。社論分析說,北京在這件事情背后起的作用人們心知肚明。新唐人電視台是一家非盈利机构,也是唯一一家不受官方控制、又能在中國大陸播放節目的電視台。他們的新聞、娛樂節目和文化節目都不經過中國 政府的審查,在全世界涵蓋2億中國觀眾,其中包括5千万中國大陸的觀眾。

文章近而分析說:中國官方對意識形態的控制一直就沒有放松過,他們不允許有不同意見的媒體自由的發出聲音。因為“中國是一個獨裁統治的國家,一旦資訊自由流通,對中共會构成嚴重的威脅”。

有關歐洲媒體對此事的態度,文章最后說,歐洲向來保障言論自由,歐盟議會的53名議員已給歐洲衛星公司的董事長寫信,信中寫到:我們都在看著你和Eutelsat,看著你們能不能堅守歐洲人最基本的价值觀,讓這扇“衛星之窗”從此能越開越大,而不是被關上。(//www.dajiyuan.com)

相關新聞
中共新一輪構陷 美聯社上當
西方媒體看中國 經濟騰飛的高昂代價
【熱點互動】悼念紫陽 紀念六四 告別中共〔一〕
澳華人新年巡遊風波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