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歐解軍售 將加深中國威脅論

標籤:

【大紀元3月27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曾淳良台北二十七日電)受到中國制定反分裂法的影響,歐盟今年可能暫時不會解除對中國的武器輸出管制,據台灣的國際戰略學者分析指出,歐盟仍有可能在明年解除軍售禁令,雖然這有助於歐盟與中國的商業貿易關係,但將會進一步加深西方民主國家對於「中國威脅論」的憂慮。

截至目前,歐盟仍傾向解除對中國的軍售禁令,而一旦通過,勢將改變中國與歐洲國家的戰略關係,美國是否也會被迫調整值得關注,另一方面,中國將因此而取得更先進的西方武器科技,台灣應如何自處?

淡江大學美國研究所所長黃介正接受中央社專訪指出,如果明年歐盟解除對中國的武器輸出管制,對北京的政治意義重大,一方面中國可以增加「大國外交」的迴旋空間,能夠更把世界多極的面向凸顯出來。

另一方面,即便在美國反對解除軍售禁令的強大壓力之下,中國還是能夠有所突破,表明美國作為一個強權也有一定限度,而不能「為所欲為」。

不過,黃介正認為,歐盟解除對中國的軍售禁令後,中國可能會面臨更多的挑戰。中國最近的作為,已使得西方民主國家對於中國崛起之良善性的質疑越來越大,對於中國的戒心也越來越深。

他表示,中國可能面臨的最大挑戰,將是北京因歐盟解除軍售禁令而提前引爆西方民主國家對中國原本不必要的憂心與猜忌,尤其可能進一步加深「中國威脅論」的疑慮。 此外,由於歐洲國家和中國在宗教自由、民主、人權、法輪功等諸多價值體系上還存有潛在的衝突,除非中國在政治上走向大國時,能與歐洲國家在這些價值體系及生活方式等面向都有相適應的影響力,否則多數歐洲國家仍可能對中國過時的意識形態產生不屑或防備。

黃介正指出,一九八九年的六四天安門事件,讓全世界對中國的執政者產生價值體系上的不安與憂慮,包括「以黨領軍」、「黨的絕對領導」等過時的意識形態,都有可能讓中國無法吸引西方或歐洲國家的好感。

對於中國將如何改變與歐洲國家的戰略關係,黃介正表示,歐盟與中國發展戰略夥伴關係,將主要在商貿關係方面,未來歐洲國家與中國的經濟、貿易含量絕對會超過軍事、文化等方面。換言之,歐中雙邊戰略關係在金錢、商貿利益方面將超過戰略安全的含量。

此外,他認為,歐盟解除軍售禁令對中國的政治意義實際上大過軍事、技術上的意義。因為,對北京而言,歐洲國家的武器技術含量及真正軍售的數量與質量加起來,還不是讓中國國防現代化或軍事能力躍升的一個關鍵點。 對台灣而言,黃介正表示,歐盟一旦對中國解除軍售禁令,台灣的國際空間可能更被擠壓,外交工作的推動也可能變得更為困難。

他強調,未來台灣的因應之道,在政治上,只有繼續堅持民主,並積極尋找跨越西方各民主國家之間的共通點,尤其要大力發揮宗教自由、民主、人權等普世的價值體系。其次要讓台灣在美國、歐盟受到重視,而這極大一部分需要仰賴台灣經濟的持續成長。940327



相關新聞
中國對台強硬招反彈  歐盟軍售解禁可能延後
萊斯對台海議題發言  台外交部肯定
學者:美國應結盟參與歐洲武器出口管制
反分裂法效應 歐盟對中武禁延緩解除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