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3日訊】2005.03.22
世事如棋局,往往相反相成。北京當局本來準備在台海問題上主動出手,在三月全國人大上制訂、通過的“反分裂法”,目前剛剛完成立法程式,其在國際上、包括台海關係上引發的負面效應,已經逐一浮現。近日,因為“反分裂法”出臺,國際社會的批評聲不絕於耳,整個國際輿論走向似乎一下子全面傾向同情臺灣,各種對中共的不利消息可謂紛至遝來。
首先,是引發美國、日本的軍事同盟關係的重組,並明確把“台海安全”問題明確列入這個“日美安全條約”之內。
其次,是促使臺灣歷來最大的保護傘──美國,最近朝野各方以往為“一個中國”政策背書的輿論整體轉向,CNN、BBC、PBS等歐美重大媒體近日對“反分裂法”的報導,更是一邊倒地為臺灣說話;美國白宮的國家安全會議甚至對中國官方明確提出要修正“反分裂法”,認為此乃“片面改變台海現狀”之舉;才上任10天的美國太平洋軍區總司令法隆,連續三天在國會作證,敦促對此採取強硬立場。
而在此以前,臺灣當局包括兩任“總統”李登輝、陳水扁在內,都曾被美國朝野視為“麻煩製造者”而被一再修理的。
最新的消息,則是中國大陸為對抗美國強權,多年來努力經營有成的與歐盟關係,為此已出現了破局危機。報載,歷來是和平主義大本營的歐洲,對中共“反分裂法”中的“非和平”字眼非常感冒,已經嚴重衝擊歐盟與中國關係的底線。
比方,中方著力多年的歐盟對中國軍售的解禁,本來預計將可能於今年六月達成協定。已經成功被中共“拉了過來”的主要推動國──德國,近日為“反分裂法”的出臺而在“對中國軍售解禁”問題上又縮了回去。德國政府的發言人最近表示:這種時候,中國的“反分裂法”實際上就是“戰爭授權法”,德國已經“不方便”支援歐盟對中國的軍備解禁。看來,歐盟對中國軍售解禁,由此將變得遙遙無期了。
至於“反分裂法”所實際針對的台獨勢力和台海關係僵局,其負面效應就更是不言而喻了。本來,年初以來,黃曆新年兩岸包機直航,北京派員渡海追悼海基會大老辜振甫逝世,以及民進黨選戰失敗後推動的朝野和解與扁宋會,已在冰凍多年的兩岸關係上微微吹起幾絲暖風。“反分裂法”一出,又全都退回去了。胡錦濤在此之前推出意欲懷柔的“胡四點”,完全變成了花式點綴,近日北京想通過民間組織磋商“清明兩岸包機”的問題,就大大吃了一個閉門羹、軟釘子,據臺灣民意測驗,“反分裂法”正式出臺以後,臺灣民眾中的“台獨”聲浪反而大大升高了。
本來,就內容而言,“反分裂法”並沒有多少新意,都是中共官方重複了多少年的那一套基本說辭,這套說辭甚至都曾經能引得歐美大國的頭頭腦腦們為之背書起舞了,怎麼這一立法,反而就惹出如許多的弊大於利的反效應呢?
幾十年的台海僵局發展到今日,已經變成一個充滿吊詭畸異的棋局。大體說來,就是:誰主動,誰被動;誰出招,誰破招;動作越少,效果越好;動作越大,適得其反。前有中共總理朱基在臺灣大選前夕大動作放狠話,反而幫陳水扁當了助選員、最後以微弱的三萬餘票當選總統的前鑒在先;後有陳水扁在年初的議會大選中頻頻出招,正名改憲公投等等,而最後遭致選民反彈以大敗收場的覆轍。
細想想,無論兩岸三地──大陸、臺灣、美國,多年來的台海關係的均衡(即所謂“保持現狀”),都是維繫在“無為而治”──政策、法令的高度模糊化之上的。華盛頓和北京的三個公報中關於“一個中國政策”的表述如此,台海之間的所謂“一中各表”的“九二共識”,也大致如此。“反分裂化”一旦將這種“模糊化”以法令形式明確下來,這種“無為”的均衡就打破了,中共一“有為”,就把自己陷入“主動”變“被動”的怪圈裏去了。
沒有這個“反分裂法”,並不影響中共在一旦發生所謂“緊急狀態”時的任何作為;有了這個字眼明確的“法令”,反而把中共自身在“模糊化”表述中所擁有的各種可能的活性空間,全都堵死了。此其一。其二,國際社會原來為中共的“一個中國政策”背書,其實是“意在沛公”──著眼的是中國大陸的巨大市場商機的誘惑,對這個模糊化的“一個中國政策”其實是並不當真的。如今這個“反分裂法”一出,等於是把歐美各國逼出來明確表態,一個個又都被逼到了“非和平”的牆角裏,自然是再不可能模糊下去了。
這樣一來,反而讓近期來在內政外交失分連連的陳水扁,一下子又翻過身來,處在有利的議題位置。難怪,近日臺灣《聯合報》為“反分裂法”出臺發表的社評,題目就叫作:“阿扁又賺到了!”顯然,中共的“反分裂法”出臺,已成中共今天一個騎虎難下、尾大不掉的負面議題,退回去是不大可能的。一招不慎,是否會滿盤皆輸,目前言之尚早;但至少,台海關係將為此重新陷入倒退僵局,並使中共自身在外交上處於不利位置,則是顯而易見的。
——轉載自《自由亞洲電臺》(//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