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週刊:美期望藉消費主義將中國導向和平

標籤:

【大紀元3月23日報導】(中央社記者林琳紐約二十二日專電)新聞週刊專欄作家喬治.威爾(George Will)指出,自從三十三年前美國總統尼克森開啟與中國接觸以來,美國政府一直期望經貿發展對中國有馴服的效果,能讓中國與國際社會和平互動;不過,最近北京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的決定絕對談不上是和平的。

威爾指出,經濟的繁榮使中國已經出現許多消費主義的現象。

美國期望經濟的發展能促使中國逐漸脫離極權主義。經濟蓬勃發展的條件實在與多元社會發展的條件一樣,包括資訊應能自由流通、法治下信守言諾及符合國際貿易規範。如果美國能激勵中國做到這些條件,中國與國際社會的互動應是和平。對於北京最近通過的反分裂國家法,威爾認為,中國人大決定通過授權北京政權動武的法律,絕非和平的表現。

反分裂法國家表明,如果台灣宣告獨立,或是有重大事件造成台灣走向北京認為是分裂的動作,北京可以用武力對付台灣。

威爾指出,北京已瞄準台灣佈署飛彈,很難了解北京對於挑釁認定。畢竟台灣已經有明確的法定身份:它不只舉行民主選舉,也與其他國家有外交關係。

威爾指出,美國的政策是主張「一個中國」,而台灣是兩個部份之一,兩方必須找到和平互容之道。萬一大陸對台灣發動攻擊,美國會協助這個自由經濟蓬勃發展的國家,它也是中國五千年歷史以來的第一個持久發展的民主。

他強調,台灣在過去幾年以平均每年百分之四點八的經濟成長率,成為二十世紀全球經濟成長最快速的國家之一。台灣兩千兩百八十萬人口的平均所得是兩萬三千四百美元,遠超過中國五千美元的國民平均所得。

他表示,由於廣大的人口,中國被視為最具潛力的市場;事實上,經濟蓬勃發展的大陸已反映出許多消費主義的現象。美國希望這方面的發展能將中國的精力導向和平的方面。

不過,他指出,北京仍堅守封閉的政治制度,不讓它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社會變化的影響。他認為,北京會發現這樣做是徒勞無功的,因為,正如馬克斯所言,政治的大架構是由社會的經濟基礎所定型。

相關新聞
美新聞週刊分析中共的軍事威脅
南亞海嘯視察  專機上柯林頓禮讓老布希睡床
劉曉波:一國良制
援俄朝鮮傷兵被送往庫爾斯克醫院 真相曝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