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3日訊】(自由時報記者凌美雪/台北報導)張義雄繪於一九九二年的《合歡花》,這一年張義雄已經七十九歲。據說這幅畫的原作是張義雄四十歲時於第九水門畫室完成的,不過,後來被李石樵誤指為李梅樹的作品,所以,張義雄旅居巴黎時,又以相同主題畫了一幅一百二十號的大畫,比原先的三十號足足大了四倍。文建會美術家傳記叢書最近出版了《浪人‧秋歌張義雄》,這一段陳年往事因而再度被提起。
據出版社編輯表示,編製這本書時,張義雄特別要求在書裡刊登《合歡花》這幅作品,可惜的是,老畫家口中的「四十歲原作」未能一併在書中對照刊登。
出生於一九一四年的張義雄,自從十一歲在嘉義中央噴水池旁首次遇見寫生中的陳澄波之後,便展開了一生為畫浪跡天涯的生活。
旅居海外的生活始於日本,六十七歲時決定永久居住巴黎,可是九十歲時,因愛妻江寶珠病逝東京,決定回到兩人最初定情的日本定居。
跟早期許多靠家庭經濟為後盾、得以赴日留學的畫家不同的是,張義雄旅日學畫的歷程相當辛苦,矢志成為畫家,輾轉日本與台灣兩地,在長達二、三十年的時間,張義雄都是靠著在公園為人繪製剪影維生。
新書中提到,至今張義雄仍然念念不忘一九七三年在「省立博物館(今台博館)」的個展,因為將近三十年的青春,張義雄都只能在博物館外的新公園幫人剪影畫人像,手上的饅頭,既是鉛筆素描的工具,也是裹腹的簡食。他在年近六十才進入省博舉辦的第一次個展,竟是當時才剛認識的年輕畫家吳炫三讓出來的檔期,多年後,老畫家仍對吳炫三充滿感激。
張義雄的油畫風景,很久以前就有法國的收藏家買了不少他的作品,或許這也是張義雄與巴黎結下不解之緣的原因。
除了風景畫之外,張義雄也擅長靜物畫,尤其晚年以後對靜物的描繪更加深刻。「張義雄自認為到了七十歲才會分遠近,他特別喜愛靜物畫,相較於美麗的風景,靜物更能將自己的個性注入其中,表達出自我獨特的風格。」
《浪人‧秋歌張義雄》一書中,對老畫家的靜物畫也有不少詮釋,如《合歡花》畫中相當醒目的「吉他」,與松鼠、貓頭鷹,都是老畫家浪跡海外最重要的隨身伴侶。
《浪人‧秋歌張義雄》全書由嘉義、京都、東京、台北、巴黎等城市的轉進,記錄張義雄九十餘歲的繪畫生涯,在老畫家城市漂旅的歷程裡,也閱讀到台灣畫壇諸多動人的小故事。
(//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