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3月22日報導】(中央社記者陳鈞凱台北二十二日電)飲用PVC(聚氯乙烯)材質容器裝填的飲料會致癌?消息傳出,引發大眾關切,行政院環境保謢署今天澄清,市面上常見的塑膠瓶飲料多是PET(寶特瓶)材質,而非PVC,民眾不必要過度恐慌;毒物科醫師也指出,只要不遇高熱及酸性物質,PVC其實是很安全的物質。
環保署表示,市面上販賣的塑膠瓶裝飲料,材質都是PET(聚乙烯對苯二甲酸酯),也就是一般俗稱的寶特瓶,PVC則是聚氯乙烯,成分完全不同,並非同一種物質,用途也大不相同,只要不用來盛裝高溫的液體,安全性沒有問題。
林口長庚醫院臨床毒物科主任林杰樑說,PVC因為含有氯成分,所以被世界衛生組織(WHO)認定為第三類的致癌物質,即在動物實驗中被證實可能導致肝、血管腫瘤等癌症發生,但對人類是否具有相同致癌影響,則仍存疑。
他指出,類似的臨床病例相當少見,PVC主要的傷害是在環境危害方面,因為PVC不但不易回收、焚燒後還會產生戴奧辛,對環境的危害十分嚴重。
儘管PVC含有致癌成分,但林杰樑強調,只要不用來盛裝超過攝氏60度C以上的過熱液體,或接觸酸性的物質,進而導致有毒物質釋放,其實PVC是相當安全且穩定的物質,民眾只要依循正確的使用方式,只用來盛裝冷飲或其他常溫物體,便不會造成傷害,也無需恐慌。
他提醒,不論是PVC瓶或PET寶特瓶,都是非耐熱性的塑膠物質,因此,不能夠長時間接受日照或放在室外高溫下曝曬,否則很容易造成瓶身變形、甚至產生有毒物質。